豚卵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 基源 为猪科猪属动物猪的睾丸。 原动物 猪Sus scrofa dornestica Brisson 余项参见“猪毛”条。。【药性】: 性味 甘,温。 ❶ 《本经》:“甘,温。” ❷ 《随息居饮食谱》:“甘、咸,温。” 功效 补肾纳气。 主治 哮喘,疝气,少腹急痛,癃闭。 ❶ 《本经》:“主惊痫,癫疾,除寒热,奔豚,五癃邪气挛缩。” ❷ 《千金·食治》:“除阴茎中痛。” ❸ 《纲目》:“治阴阳易病,少腹急痛,用热酒吞二枚。”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2个。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普济方》:“治惊痫中风,高热抽搐,口吐白沫:豚卵1双(洗净切),当归1g。酒煮服。” 单方应用 ❶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小儿腹股沟疝:猪睾丸1只(阉割小猪时取)。放瓦上焙干,研成粉末,1次口服。” ❷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5;(10):“治支气管哮喘:猪睾丸适量煮熟,连汤同服,每日2次。每次量为:2岁以内1/3个,2~5岁1/2个,6~10岁1个,11~15岁 个,成人2个。” 食疗 《食物疗法精萃》:“治哮喘:小猪睾丸2枚,煮熟食之。亦可焙干研细末,黄酒冲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