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营养性疾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营养性疾病/营养素/人体营养生理需要量/影响人体营养需要量因素/营养性疾病病因/人体营养状况评定/膳食调查/人体测量/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查/营养与肿瘤/营养与感染/营养与遗传性疾病/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高脂蛋白血症/单纯性肥胖/脱水/水中毒/高钠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镁缺乏症/微量元素/铁缺乏症与铁过多症/锌缺乏症/铜缺乏症与铜过多症/硒缺乏症与硒过多症/氟缺乏症与氟过多症/钴缺乏症与钴过多症/铬缺乏与铬过多/碘缺乏与碘过多/锰缺乏与锰过多/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过多/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D过多症/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烟酸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叶酸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营养性贫血/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营养性视力障碍/小脑皮质退化症/中央桥脑髓鞘溶解/灼足综合征/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多食/饮食治疗/高热能高蛋白质饮食/低热能饮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中链甘油三酯饮食/限钠饮食/高钾饮食和低钾饮食/高纤维饮食和低纤维饮食/贫血饮食/要素膳/管饲饮食/完全胃肠道外营养/营养性疾病预防

☚ 渗透压   营养性疾病 ☛

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指因体内各种营养素不能满足或超出生理需要或相互间不平衡而引起的疾病。可因膳食摄入不足或过多引起(原发性),也可由其他因素所致(继发性),如吸收利用障碍、排泄丢失过多、需要量增加等(见营养性疾病病因条)。因此,营养性疾病与代谢、消化、泌尿、神经系等疾病都有密切关系。
现代营养学虽于近几十年才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但早在Hippcrates时代(公元前460~370年)就认识到病人膳食对治疗疾病的作用。Lavoisier等人在200多年前就开始营养实验研究。我国黄帝内经素问(约2000年前)已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配膳原则。1300多年前已出现许多膳食疗法专著,如孙思邈的千金食疗和孟诜的食疗本草等。这些专著都阐述了正常人的合理膳食和某些营养性疾病的表现、病因和饮食疗法,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夜盲症、脚气病、坏血病等。许多论述现已证明是正确的。
营养素的发现也常常通过营养性疾病的食物治疗,先从食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而后确定其结构,再合成并验证其生理作用,如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Vasco da Gama先发现了坏血病,160人中有100人死亡;1753年Lind证明橘子和柠檬可以治疗坏血病;直至20世纪初期才提取到有效物质,1933年确定了抗坏血酸的化学结构。因此,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多的营养素被人们认识,它们和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清楚。20世纪以前,食物被认为只是供给三大营养素——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和少许无机盐。直至20世纪才证实某些氨基酸的必需性,以后又发现食物中存在着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近年对于脂肪酸、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研究又把营养性疾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1980年美国第9版推荐膳食供给量(RDA)已包括35种营养素的供给量。
我国营养学的起步并不晚,20世纪初,许多老一辈的生化学家曾先后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生化科吴宪教授领导下进行营养学研究。30年代随着维生素的发现,其他理、农、医科高等院校也相继展开,在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国化学学会杂志等期刊上发表了膳食调查、食物分析、营养素利用率等论著。30年代末和40年代间,日寇侵华和内战连绵,人民生活困苦,国家经济凋零,营养缺乏病比较普遍,侯祥川在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对贫民的营养缺乏病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报告和图照,受到国内外重视。
解放初期和抗美援朝期间曾发生过核黄素缺乏病和夜盲症流行,由于政府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得以很快控制。那时中央卫生实验院(即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和军事医学科学院都设置了营养系,对基础营养学和营养缺乏病防治重点进行了研究。1959年全国第一次营养调查表明,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比解放前已有显著进步,但在农村仍有散在的营养缺乏,例如以玉米为主食的某少数民族地区曾有烟酸缺乏症的流行,通过引种高色氨酸玉米及烹调时加碱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治。在许多山区推广了碘盐,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收到明显效果。1982年全国第二次营养调查,进一步表明人民的营养状况继续又有提高,但仍存在亚临床维生素缺乏和钙、铁、碘、锌等缺乏,蛋白质也存在质量不高问题。然而,另一方面,营养素过多的现象已开始出现,尤其是高脂肪、高糖、高热能引起的心血管病已成为中老年的主要威胁。肥胖、高脂血症、维生素A过多症、维生素D过多症成为须重视的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以营养缺乏病为主,是影响人民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因为不仅缺乏病本身对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可发生病理性改变,而且因抵抗力下降而易感传染性疾病而发生各种合并症,因此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营养性疾病在发达国家以营养过多症为主,也包括那些营养不平衡或营养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或营养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其他疾病。营养过多也可并发代谢性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它们和缺乏病一样,常彼此间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疾病的进程。
70年代静脉高营养技术的发展开拓了营养治疗的新领域,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成为急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发性营养缺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同时,长期使用静脉高营养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营养缺乏病,使人们对营养素的功能和需要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肠外和经肠营养的各种制剂和治疗方案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以适应各类疾病的需要,其中遗传性疾病的不断发现将对营养治疗提出新的要求。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肿瘤不仅严重耗损身体的营养水平,而且许多营养素的不足或过量可成为肿瘤的发病原因,食物中有些成分是致癌剂或抑制剂,肿瘤的营养治疗及从营养因素上预防肿瘤发生将是营养性疾病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特别是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有些营养性疾病是由于营养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其吸收、利用或生理功能,因此从整体上调节各种营养素的适宜比例和组成将是治疗措施必须考虑的原则。
营养性疾病的研究现正涉及营养与免疫功能、营养与自由基生物学、营养与药物的相互关系、营养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等新的方向,显示出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构成许多新的专业领域,由此推动人们进一步认识营养性疾病的本质,而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人类体质的提高。

☚ 营养性疾病   营养素 ☛
000188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