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占田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占田制 西晋初土地占有制度。 同时实行的有*课田制。太康元年(280)颁布,规定王公在京城可有一住宅,并按等级在近郊占七至十五顷土地;一品至九品官可占田五十至十顷不等,荫附亲属九族至三世不等,荫附佃客十五至一户、衣食客三至一人。 被荫者免除国家赋役。平民男子一人可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 规定的田亩数皆为限田数而非实授田数。占田制虽不能授予农民土地,却鼓励农民垦占荒地,同时助长官僚贵族兼并土地,故不能持久。 元康元年(291)八王之乱爆发后,即自行瓦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