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公司
通称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世界上开展股票期权交易最早的一个证券交易所。它是芝加哥交易所经过四年的研究后决定建立的,由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于1973年4月2日在芝加哥交易所大楼中正式开业,旨在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日渐活跃的特定股票提供期权交易的场所设施。1972财政年度,芝加哥交易所和其它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一起,着手准备上市部分证券交易委员会于年前批准的首批标准化买入期权,1973年4月开始了此类交易。美国证券交易所进行期权买入交易是在1975年1月。费城证券交易所的期权交易开始于1975年6月,太平洋证券交易所的期权交易开始于1976年3月。在美国以外,1976年2月,悉尼股票交易所开始期权交易,1978年英国也设立了期权市场,开始期权交易。
开业初期,上市股票有16种,拥有包括121个公司的代表在内的284个会员,会员费每位1万美元。期权交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不到3年的时间就从美国最小的证券交易所一跃成为交易额居第二位的主要证券交易所。由于它的迅速发展以及申请上市进行期权交易的股票种类不断增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一步加紧了对期权市场的研究,并于1979年2月15日公布了研究结果,2月22日又公布了完善期权交易的具体方案,宣布在进一步扩展期权市场之前,要由期权自我管理组织和经纪人组织实施这些有关措施并加以完善。
1974年12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耗资250万美元,把交易大厅迁到同一座大楼中另一个有2万平方英尺的场所,其中安装了先进的通迅设备,每一个交易公告牌上有信息屏幕显示,并且有一个计算机帐务系统(后来扩为三个)。由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归证券交易委员会主管,这两个交易所分立,成为各自独立的两个公司。1980年3月26日,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扩展期权市场。同年5月30日,该委员会规定卖出期权的扩展不应影响交易所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委员会公司的内部经营。证券交易委员会还批准每个期权交易所将上市的卖出期权,以栏目形式列在买入期权的下方。1979年,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一项收购计划,使它得以把中西部证券交易所所属期权交易的财务、行政和管理纳入本公司,将中西部证券交易所的期权交易引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交易大厅中。到1982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共进行95种期权交易,拥有代表300多个公司的近1300个会员,会员费升为每位8万美元。1976年至1981年,芝加哥期权交易买入期权交易额翻了一番,同期卖出期权增加了2.7倍。1981年买入债权交易为40799件,卖出期权交易为16783件。在此之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安装了新的委托支持系统(OSS)和其它计算机系统,每日可进行30万个合同的交易,高峰期可达到每日60万个合同交易。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还计划逐步将债券和政府全国抵押协会债券纳入期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