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秘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秘阁 秘阁又称“笔搁”、“臂阁”。书写时用以支持臂腕使之不为桌面所掣肘的器具。用乌木、紫檀木、象牙、竹等制成。 ☚ 笔筒 糊斗 ☛ 秘阁 秘阁官署名。端拱元年(988)建于崇文院中堂。藏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真本书籍及书画。置直阁、校理官,多以在京朝官充任。元丰改制,并归秘书省。崇宁以后,外官除直阁、校理者也渐多。 ☚ 直龙图阁 直秘阁 ☛ 秘阁(一) 古代宫廷中收藏珍贵图书的地方。自汉至唐皆由秘书监执管。宋代秘阁最负盛名,藏真本书籍及书画几万卷。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兴国中,太宗建秘阁,选三馆书以置焉。” (二) 指尚书省。《三国志·魏书·王基传》:“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所希闻也。”(三) 古人写字时用来枕臂的工具,又称“臂搁”。明屠隆《考槃余事》四《文房器具笺·秘阁》:“有倭人造黑漆秘阁,如圭元首方下,阔十寸余,肚稍虚起,恐惹字黑,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为秘阁上品。”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書閣部 > 通稱 > 祕閣 祕閣 mìgé 禁中藏圖書祕記之所。晉·陸機《弔魏武帝文序》:“機始以臺郎,出補著作,遊乎祕閣,而見魏武帝遺令。”宋·高承《事物紀原·祕閣》引《宋朝會要》曰:“端拱元年五月詔,就崇文院中堂建祕閣。”清·查慎行《人海記》:“内諸司舍屋,惟祕閣最宏壯。閣下穹窿高敞,謂之木天。” 藏书处所 藏书处所藏书处的美称:琅嬛福地 福地嫏嬛 另见:书籍 宫室 ☚ 粮库 汇集之所 ☛ 秘阁 秘阁官署名。宋代置。掌藏书籍。《宋史·职官志四》: “秘阁: 系端拱元年 (公元988年) 就崇文院中堂建阁,以三馆书籍真本并内出古画墨迹等藏之。淳化元年 (公元990年) 诏次三馆置直阁 (以朝官充)、校理(以京朝官充),以诸司三品、两省五品以上官1人判阁事。直阁、校理通掌阁事,掌缮写秘阁所藏。供御人、装裁匠12人。元丰五年 (公元1082年) 职事官贴职悉罢,以崇文院为秘书省官属,始立为定员,分案4,置吏8。元祐初,复置直集贤院、校理。自校理而上,职有六等,内外官并许带,恩数仍旧。又立试中人馆职法,选人除正字,京官除校书郎。三年二月,诏御试唱名日,秘书丞至正字升殿侍立。九月,复试贤良于阁下。五年,置集贤院学士并校对黄本书籍官员。十二月,诏礼部,本省长贰定校仇之课,月终具奏。又罢本省官任满除馆职法。元符二年 (公元1099上) 诏职事官罢带馆职,悉复元丰官制。崇宁五年 (公元1106年) 诏馆阁并除进士出身人。政和五年 (公元1115年) 四月,诏秘书省殿以右文为名,改集贤殿修撰为右文殿修撰。是月,驾诣景灵宫朝献,还幸秘书省。诏曰: ‘延见多士,历览藏书之府,祖宗遗文在焉,屋室浅狭,类集所访遗书,名曰 《秘书总目》。宣和二年 (公元1120年)立定秘书省员额: 监、少监、丞并依元丰旧制,著作郎以4员为额,校书郎2员,正字4员。渡江后,制作未遑。绍兴元年 (公元1131年) 始诏置秘书省,权以秘监或少监1员,丞、著作郎佐各1员,校书、正字各2员为额。续又参酌旧制,校书郎、正字召试学士院而后命之。自是采求缺文,补缀漏逸,四库书略备。即秘书省复建史馆,以修《神宗》、《哲宗实录》,选本省官兼检讨、校勘,以侍从官充修撰。五年,效唐人18学士之制,监、少、丞外,置著作郎佐、秘书郎各2人,校书郎、正字通12人。又移史馆于省之侧,别为一所,以增重其事。九年,诏著作局惟修日历,遇修国史则开国史院,遇修实录则开实录院,以正名实。十三年,诏复每岁曝书会。是冬,新省成,少监游操援政和故事,乞置提举官,遂以授礼部侍郎秦熺,令掌求遗书,仍铸印以赐。置编定书籍官2人,以校书郎、正字充。孝宗即位,诏馆职储养人才,不可定员。乾道九年 (公元1173年)正字止6员; 淳熙二年 (公元1175年) 监、少并置,皆前所未有。除少监、丞外,以7员为额,寻复诏不立额。绍熙二年 (公元1191年) 馆职缺人,上令召试2员,谨加审择,取学问议论平正之人。自是,监、少、丞外,多止除2员。是时,陈傅良上言: ‘主以右文、秘阁修撰并旧馆阁校勘三等为史官。自校勘供职,稍迁秘阁修撰,又迁右文,在院三五年,如有劳绩,就迁次对,庶几有专官之效,无冷局之嫌。’ 时论韪之,然不果行。中兴分案四: 曰经籍,曰祝版,曰知杂,曰太史。吏额:都、副孔目官2人,四库书直官2人,表奏官、书库官各1人,守当官2人,正名楷书5人,守缺1人,正贴司及守缺各6人,监门官1人以武臣充,专知官1人。” ☚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秘书省 ☛ 秘阁❶古时禁中藏书的处所,也称秘府,秘馆。 秘阁指帝王藏书之室。 秘阁汉、魏、晋以降,内廷藏书之所的统称。汉有延阁、广内、石渠,后汉有东观,晋有中外三阁。 秘阁官署名。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收藏三馆书籍真本及书画等。置直秘阁,以朝官充任;校理,以京朝官充任;并以诸司三品、两省五品以上官一人判阁事。辖供御人、装裁匠二十人。元丰改制,并归秘书省。 秘阁馆阁名。 职源与沿革西晋武帝时已置秘书阁(《南齐书·百官志》),省称“秘阁”(《南史·徐广传》)。北宋端拱元年(988)五月五日始置(《长编》卷29)。元丰改制,秘阁归秘书省。徽宗即位重修秘阁(《玉海》卷163《宋端拱秘阁》)。 职能自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择出真本(非抄本)书及内庭所出古画、墨迹万余卷珍藏之。并如三馆例,召试名儒入阁供职,为储才用人之地,它官领之为贴职(《麟台残本》卷1,参“三馆秘阁”)。 序位淳化元年八月,定“秘阁次三馆”(《宋会要·职官》18之2)。 别名❶中秘。《合璧后集》卷58《直秘阁》:“职联中秘。”《麟台残本》卷1:“秘阁,端拱二年(应为“元年”)于崇文院中堂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