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問仁章】
‘出門’云云,‘使民’云云。
語類 未出門、使民之時,只是如此。惟是到出門、使民時易得走失,故愈著用力也。時舉。
蒙引 使民如承大祭,非不接物也。然敬還是自家敬,敬是用於己道理,恕是施於人道理,私意無所容,不必分内外。
在家無怨,在邦無怨。
或問 在邦在家,無怨惡於我者,則是敬恕之功,而仁之效也。夫為仁非以求是效也,而並言之,蓋將使之以是自考耳。然顔子有王佐之才,故以天下歸仁言之;仲弓可邦君佐之任,故以臨民及物、在邦在家之事告之,亦各有當矣。程子無怨之説恐未安。張子亦然。伊川曰‘在邦家而己心無怨’云云。○張子曰:己雖不施不欲於人,然人施於己能無怨也。
語類 ‘怨是人怨?己怨?’曰:‘人怨。’恪。
增訂 按:‘在邦無怨’二句,程子謂‘在己不怨’,朱子謂‘在人不怨’,南軒謂‘己無所怨於人而人亦無惡於己’,兼用程朱二説。真西山謂南軒説其味尤長,愚謂畢竟朱子之説為穩。
看其氣象,謹獨便是守之之法。
語類 李時可問:‘伊川曰“孔子言仁,只説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觀其氣象,便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自然。”看來孔子方是教仲弓就敬上下工夫。若是言仁,亦未到得這處。’曰:‘程子也不是就(敬)〔經〕[1]上説,公今不消得恁地看。但且就他這二句上看其氣象是如何。’賀孫。○問:‘孔子告仲弓,方是持敬底事,程子如此説,豈不有自然勉强之異乎?’曰:‘程子之言,舉敬之極致而言也。’又問:‘敬義方是做工夫,而程子又何以云“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仁也。’曰:‘此亦言“敬以直内”,則無一毫私意,仁自在其中爾。大抵這般處要寬看,識得他意,不可迫切求之。’端蒙。○或問:‘伊川“〔孔子〕[2]言仁,只説出門云云,至中禮,惟謹獨便是守之之法。”’曰:‘亦須先見得個意思,方謹獨以守之。’賀孫。
東嘉史氏曰:出門使民,雖人所同知之地,敬之至與不至,則己之所獨知者也。程子以為出門使民,便有見賓承祀之敬。看其氣象,便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然而不能謹之於己所獨知之地,則人所同知者,特象恭色莊耳。【眉批】 必有秉而主宰保守之實,而後可以不失,故曰謹獨云云。象恭色莊之説未必正合本意,然亦不為深非。補。
心經講録 程子謂‘看此如賓如祭氣象,便是已成就底人,和順積中、英華發外、晬面盎背、從容中道也,非初學所可遽及。唯慎獨乃是守之之法,能守此法,則後日其效自然如此’云云。而史氏謂‘外雖如此,而内不致謹,特象恭色莊’云,大失程子本旨矣。
【通 論】
大全 問:‘“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就體上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用上説;“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就效處説。’答曰:‘此説甚善,擇之。疑出門使民已是用,然亦不妨蓋此兩事,只是自家敬其心耳,未有施為措置也。’答石子重。
【通論二章】 顔子、仲弓。
語類 仲弓‘出門如見大賓為仁’,如把截江淮;顔子‘克己為仁’,便如欲復中原。燾。○問:‘孔子答顔淵、仲弓問仁處,旨同否?’曰:‘不争多,大概也相似。只答顔子處是就心上説,工夫較密為難。’問:‘二條在學者則當並行不悖否?’曰:‘皆當如此做。當“克己”,則須“克己”;當“出門如見大賓”,則須“出門如見大賓”。’淳。【眉批】 問:‘“仲弓問仁”章注“内外無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之自考。告顔子亦並言其效,而不言自考者,顔子予之一舉厮殺,力勢甚健,不必考較以效以自驗故云,然否?’曰:‘恐然。’湖上。○問:‘“敬則無己可克”,如何?’曰:‘鄭子上以書問此。’因示鄭書,曰:‘説得也好。’鄭書云:孔子惟顔子、仲弓實告之以為仁之事,餘皆因其人而進之。顔子地位高,擔當得克己矣,故以此告之。仲弓未至此,姑告以操存之方,保養之要。克己之功難為,而至仁也易;敬恕之功易為,而至仁也難。其成功則一。故程子云‘敬則無己可克’,是也。但學者為仁,如謝氏云‘須於性偏處勝之’,亦不可緩。特不能如顔子深於天理人欲之際,便可至仁耳。非只敬恕而不克己也。又曰:‘鄭言學者克己處,亦好。云云。顔子如將百萬之兵,操縱在我,仲弓且守本分。’伯羽。○聖人説話,隨人淺深。克己工夫較難,出門使民較易。然工夫到後,只一般所謂‘敬則無己可克’也。賀孫。○譬如賊來,顔子是進步與之厮殺。教仲弓以敬恕,是教他堅壁清野,截斷路頭,不教賊來。銖。○真能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有歸仁之理。這處亦如‘在家無怨,在邦無怨’意思。‘在家無怨’,一家歸其仁;‘在邦無怨’,一邦歸其仁。就仲弓告,止於邦家。顔子體段如此,便以其極處告之。
。○孔子直是以二帝三王之事許顔子。此是微言,自可意會。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當其問仁,亦以‘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告之。○顔子如創業之君,仲弓如守成之君。顔子如漢高祖仲弓如漢文帝。潛夫曰:‘舊曾聞先生説,“顔冉二子之於仁,譬如捉賊,顔子便赤(身)〔手〕擒那賊出!仲弓則先去外面關防,然後方敢下手去捉他。”’廣。○顔子先要見得後卻做去,大要着手脚。仲弓卻只是據見成本子做,只是依本畫葫蘆,都不問着那前一截了。仲弓也是和粹,但精神有所不及。顔子是大故通曉。向時陸子静嘗説顔子不如仲弓。而今看着,似乎是“克己復禮”底較不如那“持敬行恕”底較無事,但“克己復禮”工夫較大。顔子似創業,仲弓似守成云云。義剛。○問:‘看來仲弓才質勝似顔子。’曰:‘陸子静向來也道仲弓勝似顔子,然卻不是。公看顔子(大小)〔多少〕大力量,一“克己復禮”便了!仲弓只是循循做將去底,如何有顔子之勇!’祖道曰:‘雖是如此,然仲弓好做中人一個準繩。至如顔子,學者力量打不到,不如且學仲弓。’曰:‘不可如此立志,推第一等與别人做。顔子雖是勇,然其着力下手處也可做。’○或問:‘“克己復禮”者,乾道;“莊敬持守”者,坤道,如何分别?’曰:‘乾道奋發而有為,如“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之類是也。“忠信所以進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坤道静重而持守,如“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類是也。觀夫子告二子氣象,各自有類。’(恪)〔洽〕。[3]【眉批】 節入於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