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晕病证名。 ❶指沿黑睛与白睛交界处出现的灰白色环状混浊。《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肝藏血,血气不足,则肝虚,致受风邪,风邪搏于精气,故精气聚生于白睛之上,绕于黑睛之际,精彩昏浊,黑白不明审,谓之目晕。” ❷指患眼观灯光时有红绿色彩环围绕。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目别无甚病,但见灯视月及隙漏之处,则有碗大一圈环影睛外,其色内青红而外紫绿,绝似日华月晕,故曰目晕。……若以恙小而忽之,并不加培养,丧明之前驱也。”类今所称之虹视现象。 目晕❶指角巩膜交界处的环状混浊。即老年环。 ❷指观灯时有彩环,为绿风内障的症状之一。 目晕mùyūn病症名。 ❶沿黑睛、白睛交界处出现的环状混浊。 ❷观灯时有彩环, 类似今之虹视现象。 目晕 目晕自视灯火烛光或月亮时,周围有红晕一圈,如彩虹环绕的病症,称为“目晕”。见于《目经大成》。但于《证治准绳》中已有记述,称“光华晕大”。多为青风内障、绿风内障早期症状之一。 因暴怒忿郁,郁久化火,肝火上炎而成。如《证治准绳》云:“皆是实火阳邪发越于上之害,诸络必有滞涩”;或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及劳心竭思等,致耗气伤阴,水火不济,虚火浮越于上。 自视灯火或月亮时,四周有红晕一圈,环影睛外,如雨后彩虹环绕,其色内红橙而外蓝紫,轻者晕小而淡,重者晕大而浓。 证属肝火上炎者,可见头眼胀痛,视力下降,白睛混赤,按之目珠变硬,舌红脉弦,治疗参见青风内障、绿风内障;证属心肾两伤,气阴皆虚者,可见眼胀视昏,口干舌燥,心烦失眠,体虚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治宜益气养阴。方用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合补水宁神汤(《审视瑶函》)。 治疗此病应注意两点: 第一要坚持治疗,不要半途而止,如外症已退,视灯光仍感有目晕者,为阳邪未平,阴精已衰,宜滋养化源,制其火邪。第二要诊治及时,密切观察,切勿疏忽,否则有丧明之忧,如《目经大成》告诫曰:“若以恙小而忽之,并不加培养,丧明之前驱也,慎之哉”。 ☚ 神珠自胀 五风变内障 ☛ 目晕mù yùniridization; arcus senilis;halo vi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