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胰腺寄生虫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胰腺寄生虫病

胰腺寄生虫病

胰腺寄生虫病较少见,以胰腺蛔虫病发病率较高,胰腺棘球蚴病、血吸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偶见。
胰腺蛔虫病 系肠道蛔虫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后直接钻入胰管引起。蛔虫钻入胰管能造成机械性损伤并堵塞胰管,使胰管内压增高,同时使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收缩、痉挛而出现急性腹痛症状。胰管内压持续增高可使小胰管破裂,胰液渗入胰腺实质。蛔虫卵亦可由胰管逆流至小胰管,进入胰腺实质并导致急性胰腺炎。部分病人仅有蛔虫卵及胆汁逆流入胰管,并无虫体钻入。蛔虫卵在胰腺实质内可引起肉芽肿,外观呈黄色斑块或结节,甚至呈巨块状,颇似肿瘤。镜下可见大量嗜酸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巨细胞浸润,中心可发生坏死,有蛔虫卵沉着。胰腺因炎症反复发作而纤维化,腺实质萎缩。蛔虫钻入胰管后,除引起急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及蛔虫性肉芽肿以外,蛔虫还偶可钻出胰腺形成胰腺旁脓肿或假性胰腺囊肿。在脓肿或囊肿内可发现有蛔虫存在。
蛔虫钻入胰管后,临床表现为急性阵发性剧烈上腹痛,牵涉腰背部,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有压痛,左侧较重。如合并急性胰腺炎,则症状更为明显,并有发热及腹膜刺激体征。合并肉芽肿时,可在上腹部触及肿块。一般无黄疸,血、尿淀粉酶多有增高。有时可遗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症状。诊断比较困难,多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或胆道蛔虫症。形成肉芽肿后易误诊为肿瘤。由于蛔虫一般均由壶腹部进入胰管,故临床上疑似胆道蛔虫病而伴有类似急性胰腺炎表现时应想到胰腺蛔虫病。胰腺蛔虫性肉芽肿的诊断,常需在开腹探查及活体检查后始能确定。病人可先按一般急性胰腺炎进行非手术治疗,数日后如症状不见好转或加重,则需行开腹探查,切开胆总管,或做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切开,探查胰管,取出蛔虫 。胰管如有梗阻或胰腺体尾部有广泛肉芽肿病变,经活检证实后,可切除体尾部,行胰腺切端空肠Y型吻合术。
胰腺棘球蚴病 亦称胰腺包虫病。棘球蚴经门静脉大部份停留在肝脏,偶可经血行到达胰腺。胰腺棘球蚴病约占全部棘球蚴病的0.1~0.5%。多为单发,半数在胰头,1/3在胰体,其余在胰尾。只10% 病人同时有其他部位棘球蚴病。临床表现因包囊部位不同而异。早期因包囊不大,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胰头部包囊压迫胆总管下端可产生黄疸而类似壶腹周围肿瘤。腺体部及尾部包囊则表现为上腹部肿物,可压迫脾静脉产生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也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或结肠造成梗阻。包囊破入腹腔或邻近脏器,也可继发感染。因本病罕见,术前不易做出诊断。病人有牧区生活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显示有胰腺囊性肿物时应想到本病。Casoni皮内过敏试验对诊断有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内囊切除术也适用于胰腺棘球蚴病,但胰体尾部包囊可将胰尾部连同包囊切除。有继发感染时,宜先行袋形缝合,二期切开引流。
胰腺华支睾吸虫病 因吞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未熟鱼肉而感染。囊蚴外壁在胃内被消化,幼虫破囊而出,经胆总管下端开口进入胆管系统,在其内寄生、发育为成虫。偶有成虫钻入胰管,据500例华支睾吸虫病的尸体解剖,6%在主胰管及分支中发现华支睾吸虫成虫,可为数条至50条。成虫可在胰管中产卵。成虫及虫卵对胰管产生慢性刺激,致使胰管上皮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胰管周围纤维化可造成胰管狭窄。胰管也可被成虫堵塞,最终导致急、慢性胰腺炎。在亚热带流行区,急性胰腺炎病人80%以上在十二指肠液中可发现华支睾吸虫卵。因本病常与肝吸虫病并存,所以肝吸虫病人如发生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应考虑本病。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氯喹及呋喃丙胺等药物疗效较好。预后较一般急性胰腺炎为好,死亡率在2%左右。
胰腺血吸虫病 血吸虫尾蚴进入人体,在门静脉系统发育成熟并产卵,虫卵主要在肝脏中存留,偶可通过肝和肺到达并沉积于胰腺,如虫卵沉积过多,可刺激胰腺实质形成虫卵性肉芽肿、慢性炎症及纤维化,也可引起急性炎症。诊断甚为困难,常误诊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或急性发作而手术,胰腺多肿大质硬,表面不光滑或有结节,病理检查可找到沉积的血吸虫卵。如胰腺病变以体尾部为主,可行胰体尾部切除术。术后应继续以特效药物彻底治疗血吸虫病。

☚ 胰腺钙化   胰腺结核 ☛
000036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