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胰腺内分泌肿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内分泌肿瘤又称胰腺胺原摄取及脱羧细胞肿瘤,胰腺APUD瘤。Pearse于1966年首先提出,产生胺类神经递质或肽类激素的细胞,虽然广泛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却具有共同生化特性,即能摄取胺的前身,脱去其羧基而变为活性胺,简称这类细胞为APUD细胞。这类细胞通过分泌肽类、胺类等活性物质(神经递质或激素)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目前APUD系统的概念是指全身各部位能分泌多肽激素或神经递质的细胞的总称,这类细胞已有10种,胃肠道和胰腺内有许多APUD细胞。APUD细胞可发展成为肿瘤,称为APUD瘤。胰腺是APUD瘤常发部位,已发现的有胰岛素瘤、促胃液素瘤、致腹泻瘤、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胰多肽瘤等。尚有一些肿瘤的组织学形态与胰APUD瘤相似,但未发现明显内分泌临床症状,称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病因 胰腺APUD瘤大多数起源于胰岛细胞,有分泌激素的共同特点,但不同细胞分泌的激素各异。1977年瑞士Lausanne城国际胃肠激素会议确认,分泌高血糖素者起源于A细胞、分泌胰岛素者起源于B细胞,分泌生长抑素者起源于D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肠肽者(胰致腹泻瘤)起源于D1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者起源于G细胞,分泌胰多肽者起源于PP细胞。在光镜下,上述肿瘤有共同组织形态,但不能鉴别其分泌激素的性质;电镜下在瘤细胞内可见不同大小和形态的颗粒,从而提示所分泌激素的性质。但有时颗粒不典型或具多样性,仍难做出判断,须借助免疫化学或荧光测定鉴别。
临床表现 决定于所分泌激素的性质,如胰岛素瘤表现为低血糖症状,促胃液素瘤表现为消化性溃疡症状,血管活性肠肽瘤表现为腹泻等。由于瘤细胞均来源于同一胚层,且均属尚未分化的前体细胞,故这些肿瘤可在激素分泌上有异常表现。有些肿瘤分泌所在器官正常产生的激素,称为正内分泌瘤,有些肿瘤则分泌非所在器官正常产生的激素,称为异内分泌瘤,前者如胰岛素瘤、后者如胰促胃液素瘤。此外,一种肿瘤内可含几种不同的细胞,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可在病人的血液或肿瘤组织内测出,但临床症状往往仅是一种激素的表现。APUD瘤的另一特点是几个内分泌肿瘤可在不同器官内同时存在,称为多发内分泌腺瘤(MEA),并可具有家族性。多发内分泌腺瘤有二种类型,MEA-Ⅰ型亦称Wermer综合征,80%病人有胰腺内分泌肿瘤,可与甲状旁腺瘤、垂体瘤、肾上腺皮层腺瘤、甲状腺腺瘤(后二种多为无功能性腺瘤)同时存在。MEA-Ⅱ型亦称Sipple综合征,包括甲状腺髓样癌、甲状旁腺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如无甲状旁腺瘤而有面部下颌突出、口唇、舌粘膜内神经瘤等,则称为MEA-ⅡB型,此型一般无胰腺内分泌肿瘤并存。
诊断与治疗 有功能的胰腺APUD瘤,一般可根据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作出诊断,从周围静脉或胰脾静脉血液内测出激素水平增高,可使诊断进一步证实;有时需用激发激素试验使之释出后再进行测定。由于大多数肿瘤体积较小,必要时需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声检查、CT扫描只能显出较大肿瘤。本病多为单个,也可多发,甚至为弥散性多发微腺瘤。本病与胰岛弥漫性增生在临床上不易鉴别。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恶性肿瘤所占的比例,随不同类型而异。有些肿瘤无完整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不清,甚至可侵犯血管神经,但局部切除后长期生存无复发而临床表现为良性。有些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而在镜下转移灶分化良好。所以单纯从肿瘤组织形态上难以断定其性质。目前认为只有转移灶存在时才能诊断为恶性。手术切除是治疗良性肿瘤的有效措施。有一部分恶性肿瘤,生长缓慢,即使已有转移,在积极治疗下尚可生存较长时期。弥漫性微腺瘤则需行胰腺大部分切除。

☚ Vater壶腹部肿瘤   胰岛素瘤 ☛
000036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