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户、温饱户和小康户的变化
根据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经济条件,一般地区一个农民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简单再生产,需要年收入200多元。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00元以下为贫困户,200—500元为温饱户,500—1000元为宽裕户,1000元以上为小康户。据安徽省统计局抽样调查,贫困户从1978年占调查总户数的91.58%,减少到1985年的8.91%,1988年的2.9%,1992年的0.5%;200—500元的温饱户由1978年的8.42%,上升到1985年的77.48%。以后由于温饱户的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一部分上升为宽裕户和小康户,所以1988年和1992年温饱户的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为54.81%和40.3%;而500—1000元的宽裕户,在1978年以前几乎没有,到1985年也仅占调查户数的13.32%,1988年上升到40.32%,1992年已达53.5%;1000元以上的小康户1985年占调查户数的0.29%,1988年占1.97%,1992年占5.7%(表8-1-14)。
表8-1-14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组构成 单位:%
| 收入分组 | 1978年 | 1985年 | 1988年 | 1992年 |
200元以下户 200-500元户 500-1000元户 1000元以上的户 | 91.58 8.42 — — | 8.91 77.48 13.32 0.29 | 2.90 54.81 40.32 1.97 | 0.50 40.30 53.50 5.70 |
注:表中各年份的资料均为抽样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