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伪君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伪君子》

《伪君子》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的代表作。流落巴黎的破落贵族答尔丢夫,披着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外衣,以假仁假义的“崇高”宗教德行骗取了富商奥尔恭及其母亲的信任,被奉为“良心导师”,待如上宾,奥尔恭还打算将女儿嫁给他。奥尔恭的儿子揭发答尔丢夫企图勾引后母时,奥尔恭反责儿子诋毁圣徒,一气之下把儿子赶出家门,取消其继承权,而将全部财产赠给答尔丢夫,甚至还将一桩政治秘密告诉了他。奥尔恭的妻子在女仆桃丽娜的帮助下,巧施计谋,让丈夫藏在桌下窃听答尔丢夫向自己调情的无耻“自白”,才使奥尔恭猛醒过来。答尔丢夫见事已败露,便“反客为主”,以财产继承人的身份,要赶走奥尔恭一家,并抢先告发了奥尔恭藏匿政治犯信物的秘密。因国王明察一切,逮捕了答尔丢夫,赦免了奥尔恭。

答尔丢夫是个职业的宗教骗子。他表面上崇高清正,骨子里阴险狠毒,而其典型特征是伪善。作品通过对他既贪食,又好色,还要谋财、害命的描写,层层撕下了这个宗教骗子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画皮,赤裸裸地暴露了他卑鄙无耻的真面目。这个人物是17世纪法国贵族和教会反动势力的代表,是伪善的化身,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伪君子的总和。剧中的女仆桃丽娜是反对黑暗和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她聪明、冷静、机敏,智勇兼备、斗争坚决。她最早认清答尔丢夫的伪善嘴脸,坚决反对奥尔恭把女儿嫁给答尔丢夫,还一眼看出了答尔丢夫“爱上了太太”。在与答尔丢夫的斗争中,她是最积极的组织者。对桃丽娜这一形象的刻划,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的思想。作品的主题,在深刻地揭露法国贵族社会的伪善和黑暗的同时,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作品独特而严谨的结构,使戏剧冲突集中,内容层次分明。喜剧分五幕,第一、二幕,以奥尔恭母子对答尔丢夫的迷恋和崇拜之情进行渲染,为答尔丢夫的出场作准备。这不仅反衬答尔丢夫伪装的巧妙,也给观众造成悬念。三至五幕采用正面描写,又各有重点。先是答尔丢夫的阴谋得逞,继而是他原形毕露,最后是伪君子的罪有应得。通过对比,予以夸张,造成讽刺,以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是作品在艺术上的另一重大特色。答尔丢夫自身的“高尚”言词和卑劣行径的对比, 鲜明地突出了他伪善的性格。奥尔恭对答尔丢夫的崇拜迷信与他对家人的冷漠寡情,把他轻信、专横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答尔丢尔的百般狡猾,奥尔恭的无比愚蠢,两相对照,则更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伪君子

谓假装为善、欺世盗名的人。曹禺《雷雨》第二幕: “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就引诱过一个下等人的姑娘。”
●《宋季三朝政要·理宗一》:宋理宗时,史弥远党当政,排斥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其党人梁成大贻书所亲,称“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伪君子。” 宋理宗时,史弥远党人梁成大写信给他的亲信,诋毁理学家真德秀是小人,魏了翁是假正人君子。

伪君子wěijūnzǐ

〈名〉假装正派,而内心却卑鄙无耻的人:他是个伪君子│当心身边的伪君子。

伪君子

指宋理宗时的魏了翁。宋理宗时,史弥远党当权,排斥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其党人梁成大贻书所亲,称“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伪君子”。事见《宋季三朝政要·理宗》一。明后用来指那些假冒伪善、欺世盗名之徒。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类·王安石》:“盖真小人其名不美,其肆恶有限;伪君子则既窃美名,而其流恶无穷矣。”

伪君子wěijūnzǐ

指假充正派而实际卑鄙无耻的人。唐栋《山民》:“卢娅这才明白,自己痴情地爱过的这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原来只不过是个为金钱和女人而生活的~!”|叶文玲《心香》:“就是他,这个恶棍、无赖、~!”

伪君子wěi jūn zǐ

名词。外貌正派,但内心卑鄙无耻的人,用于贬义。
【例】 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

表里不实的人

表里不实的人

外表和善而内心阴险的人:笑中刀 笑里刀
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狠毒的人:笑面虎
外貌正派,实际卑鄙无耻的人:伪君子
表面上正经,实际上很坏的人:假道学
面带笑容而内心狠毒的人:笑面夜叉
道貌岸然、假装正经的人:正人君子

☚ 替代别人的人   圆滑之人 ☛
伪君子

《伪君子》

作者为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作品通过骗子达尔杜弗用伪善骗取别人的财产,最终失败的过程,塑造出一个性格突出而又有极大概括性的典型形象。由于达尔杜弗的身份是一名教士,就使这部喜剧有“政治喜剧”的意义。该剧曾一度遭禁演,但终因历史的进步而获得上演权。由于这部作品从语言到内容深入人心,人物形象刻画得分外出色,达尔杜弗这个名字已经成了“伪君子”的同义语。


《伪君子》

☚ 莫里哀   吝啬鬼 ☛

伪君子

《伪君子》

是伟大的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经典之作,是一出五幕诗体喜剧。
虔信天主教的巴黎富商奥尔贡在教堂结识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弗。他虽然口头上宣传“苦行主义”,可一顿饭却能吃两只鹌鹑和半条羊腿;他假惺惺地表示不能看妇女袒胸露背的装束,实际上却是十足的好色之徒;虽然他图谋奥尔贡的财产,却在教堂装出最热诚的表情。他以这种伪装的虔诚骗得奥尔贡及其母亲的信任,成为奥尔贡一家的“上宾”和“精神导师”。奥尔贡的妻子、儿子、女儿以及女仆桃丽娜激烈反对达尔杜弗。奥尔贡却对达尔杜弗崇拜得五体投地,甚至要撕毁女儿的婚约,把女儿嫁给达尔杜弗。此时,道貌岸然的达尔杜弗却下流无耻地企图勾引奥尔贡的妻子。这一幕丑剧恰巧被奥尔贡的儿子撞见。儿子告诉了父亲,但奥尔贡执迷不悟,坚信达尔杜弗清白无辜,而且一怒之下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把财产全部赠给达尔杜弗,甚至把自己最危险的秘密告诉了他。面对这一严重局面,奥尔贡的妻子巧施计谋,把奥尔贡藏在桌子下面,让奥尔贡亲自耳闻目睹了达尔杜弗向自己调情的丑恶表演。奥尔贡终于醒悟,但为时已晚。达尔杜弗露出狰狞凶相,这时他不但已夺得奥尔贡财产,而且向国王告密,陷害奥尔贡。但是英明的国王洞察幽微,下令逮捕了达尔杜弗,赦免了奥尔贡。
《伪君子》是一出战斗性很强的讽刺喜剧。达尔杜弗这一形象对于揭露封建教会的伪善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莫里哀充分利用古典主义喜剧结构来塑造典型人物,并有所突破和创新。剧本的情节发展起伏跌宕,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相互衬托,以及对民间艺术精华的吸取,使这出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吝啬鬼   红与黑 ☛

伪君子

见“艺术”中的“伪君子”。


伪君子

又译“达尔杜弗”。莫里哀喜剧代表作之一。写伪装清高的教会骗子达尔杜弗,混入商人奥尔贡家当了总管,又企图夺取人家的财产和妻子,最后真相被揭穿,下了监狱。喜剧戳穿了教会的虚伪和欺骗。首演后曾遭教会反对,经斗争获准上演,轰动剧坛,久演不衰。

伪君子

伪君子

长篇小说。作者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戏剧活动家。作者叙述了一个富有的人奥尔恭,在前妻遗下二子后去世,与年轻善良的欧米尔结婚。本书的主人公伪君子答尔丢夫原是外省的一个贵族,破落后到巴黎利用宗教来谋求出路,此时,穷困潦倒的达尔丢夫来到奥尔恭家,用虚伪的虔诚骗取了奥尔恭的信任,并住在了奥尔恭家。答尔丢夫到奥尔恭家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勾引奥尔恭的续弦太太欧米尔,然而将答尔丢夫视为圣人、君子的奥尔恭却阻止女儿与其爱人的婚事,希望女儿和答尔丢夫成婚。奥尔恭的太太欧米尔为了女儿的婚事来同答尔丢夫商量,却没想到答尔丢夫心怀叵测。他的虚伪被女仆看穿后,丑行又被奥尔恭的儿子达米斯揭发,后答尔丢夫又把自己装扮成诬告老,颠倒黑白,洗清自己来嫁祸别人,奥尔恭的儿子达米斯不但没得到信任反被奥尔恭赶出了家门,这也使奥尔恭的大部分财产落到了答尔丢夫手中,欧米尔不忍心看女儿落入虎口,于是假装向答尔丢夫求爱,答尔丢夫欲火中烧,完全撕下了自己的画皮,露出了赤裸裸的狰狞面目,此时的奥尔恭才恍然大悟,要把答尔丢夫赶出家门,不料,答尔丢夫串通法院,以执行“契约”为名要赶走奥尔恭,并向国王控告奥尔恭是政治犯。奥尔恭不得不被迫逃亡。但出于意料的结局是仰仗国王的英明,警察追捕了答尔丢夫,而不是奥尔恭。最后奥尔恭答应了女儿和爱人的婚事。

☚ 牛虻   老实人 ☛
伪君子

《伪君子》

剧本。法国莫里哀著。写富商奥尔恭与其母笃信天主教,将破落贵族出身的苦修士答尔丢夫携入家中,被其伪善面貌所欺骗,引为家庭良心导师。旋又答应将女儿许配给他,并准备赠与全部家产,还向他透露了自己的一件政治秘密。但答尔丢夫仍未餍足,又觊觎年轻夫人的美色。夫人早己察觉其野心,在女仆桃丽娜协助下,设下美人计,使伪君子原形毕露。此时奥尔恭大怒,欲立即将其驱逐。谁知答尔丢夫反打一耙,立即向国王告密,欲将主人置之死地。不料国王早已注意其欺骗行径,将其逮捕归案,并宽恕了奥尔恭的政治案件问题。喜剧有力地撕破了最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画皮,使其伪善、贪婪又狰狞的本性暴露于众,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巧妙,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古典主义喜剧杰作。

☚ 罗伯一格里耶   拉摩的侄儿 ☛

伪君子

hypocri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