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赋》作者
关于此赋的作者,主要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为司马相如。一、这篇赋《史记》、《汉书》均不载。《文选》题为司马相如作,赋前有序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由于序文所言与史实不合,后代屡有不信此赋为司马相如所作者。如顾炎武就断此赋为“后人托名之作”(《日知录》)。二、张惠言《七十家赋钞》卷二则主张“此文非相如不能作”,今人如瞿蜕园、马积高、龚克昌、毕万忱等也多从司马相如作之说,费振刚经过考证肯定此赋作者为司马相如而“非托名之作”(《长门赋出现的意义——兼论其非托名之作及其他》,1982年11月2日《光明日报》)。三、曹道衡虽将此赋系于司马相如名下,却主张:“在没有佐证的情况下,对此赋的真伪可以暂取存疑态度。”(《汉魏六朝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