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
1.洪涝灾害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无论是局部洪涝还是大范围洪涝或全省性洪涝, 均以夏季发生最多, 冬季最少, 春夏连涝居次。湘中、湘南的春涝发生概率高于湘北、湘西; 湘南、湘西的秋涝概率高于湘中; 湘西的冬涝比其他地区多。
洪涝发生在6月下旬及其以后者, 其灾情一般都比较重。
2.洪涝灾害的年际发生规律。
(1) 洪涝多发阶段和少发阶段。根据湖南省气象中心多位气候专家的研究成果, 湖南省自公元1890年至现在为旱涝盛发阶段(指中等及其以上程度的洪涝频繁发生)。实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 相对而言, 仍有多发和少发阶段之分。1951—1995年的45年中, 共有5个洪涝多发阶段和4个洪涝少发阶段。多发阶段是: 1952—1954年、1959—1964年、1967—1970年、1973—1983年、1988—1995年; 少发阶段是: 1955—1958年、1965—1966年、1971—1972年、1984—1987年。
(2) 洪涝的周期性和连续性。湖南省的洪涝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因此在分析其周期性和连续性时一般不考虑中涝以下程度的洪涝, 达不到小涝标准者更不在考虑之列。同时, 考虑到周期性和连续性的具体求算需要长时间序列, 所以根据近500年的资料通过数学处理得出湖南省大涝以上洪涝存在11、34、57、110和186年等准周期比较明显。但在洪涝多发期, 大涝以上洪涝一般是2~5年一遇, 甚至一年一遇, 比如90年代前期:
湖南省大涝以上连续发生的规律大体是: 连涝2年者占64%, 连涝3年和4年者均占14%, 连涝5年或以上者占8%。
(3) 各年代洪涝发生情况。根据降水量积分参数旱涝指数法统计出湖南省各级洪涝发生年数, 列于表1-7-1。
表1-7-1 湖南省各年代各级洪涝发生年数
分 级 年代 | 小涝 | 中涝 | 大涝 | 特涝 | 小计 |
1951—1960 | 4 | 3 | | 1 | 8 |
1961—1970 1971—1980 | 1 2 | 5 | 2 4 | | 8 6 |
1981—1990 | 1 | 4 | 1 | | 6 |
1991—1998 | 1 | | 3 | 1 | 5 |
合 计 | 9 | 12 | 10 | 2 | 33 |
按各级洪涝成灾面积统计的各年代发生情况列于表1-7-2。
表1-7-2 湖南省各年代洪涝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平均值和各级洪涝成灾面积发生年数
面积单位: 万公顷
年 代 | 受灾 面积 | 成灾 面积 | 各级成灾面积洪涝出现年数 |
<20 | 20~30 | 30~40 | >40 |
1951—1960 1961—1970 | 19.85 24.94 | 12.51 10.73 | 8 8 | 1 2 | | 1 |
1971—1980 | 25.88 | 9.75 | 9 | | 1 | |
1981—1990 | 46.00 | 18.14 | 7 | 1 | 2 | |
1991—1998 | 81.23 | 42.62 | 1 | | 1 | 3 |
合 计 | | | 33 | 4 | 4 | 4 |
由表1-7-1可知, 湖南省50年代以小涝和中涝发生最多; 60年代中涝最多; 70年代大涝相对最多,80年代中涝相对最多, 到90年代 (仅5年) 则是大涝和特涝最多。
由表1-7-2可以看出湖南省各年代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变化情况: 洪涝受灾面积自50年代至90年代呈连续上升趋势, 洪涝成灾面积以及成灾面积30万公顷以上的发生年数自70年代起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80年代到90年代更呈加速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