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海水养殖业生产水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海水养殖业生产水平

(二)海水养殖业生产水平

199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105万亩,尽管受灾较大,总产仍达48.94万吨。其中除海带、贻贝、对虾、扇贝、滩涂贝类外,还有海水鱼、裙带菜、海参、鲍鱼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发展情况是:
1.海带养殖。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79年养殖面积12.3万亩,1978年产量13.5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养殖技术已达成熟。养殖初期是海底养殖方式,1952年试验成功人工筏式养殖,成为海带养殖乃至浅海养殖的主要形式。筏式养殖主要有垂养、平养、垂平轮养和“一条龙”等几种形式,目前以平养为主。在管理上,创造了施肥促长、防治病害、合理密植、更新优良品种、切尖、间收等技术措施,并从内湾养殖向外海推进。1989年全省放养7.7万亩,总产量15.4万吨,平均亩产2吨;1990年放养9.4万亩,产量12.68万吨,海带质量也明显提高。
2.贻贝养殖。从1972年试验成功筏式养殖以来,生产发展很快。1977年养殖面积达到2.63万亩,总产量4.99万吨。之后由于加工落后、鲜品不易贮存等原因,1980年下降到6 300亩,产量1.89万吨。后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贻贝作为对虾的优质饵料,养殖面积又迅速扩大。近年来,采取长苗绳、大浮力、春秋二季作,生产水平迅速提高。1990年养殖2.49万亩,比1977年减少0.14万亩,总产量13.19万吨,比1977年增加8.2万吨,平均亩产5.3吨。
3.对虾养殖。山东省在50年代后期就进行过对虾人工试养,1968年试养成功。但在1978年以前,苗种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苗,养殖发展不快。1979年工厂化育苗成功,以及后来对虾出口创汇效益较好,国内销量增加,养成技术不断提高和普及,从而对虾养殖业大发展。在1977年养殖面积只有5 000多亩、产量仅79吨的基础上,到1985年发展到25万多亩、总产量9 000多吨。1988年养殖面积达到81.64万亩,产量5.62万吨,平均亩产68.8公斤,平均亩纯收益322元。胶东沿海的精养虾池,一般每个池50—100亩,水深1—1.5米,日换水15%—30%,亩放2—3厘米虾苗万尾左右,饵料系数3左右,用药防治病害,亩产对虾100公斤左右,体长12厘米左右。1990年全省养殖74.95万亩,比1977年增加149倍,总产量4.33万吨,比1977年增长547倍。
对虾放流增殖从1984年开始,到1990年,共向黄渤海放流3厘米虾苗71.35亿尾,回捕对虾11 800吨,实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4.扇贝养殖。山东沿海盛产栉孔扇贝,1974年就育出一定数量的苗种,1982年又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1990年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育苗量80多亿粒,海区采苗20多亿粒。扇贝养殖的方式有底播和筏式养殖两种,筏式养殖又有笼养、吊耳和筒养等法,近几年来主要是筏式笼养。1981年养殖800亩,总产量67吨。1990年发展到4.3万亩、11.3万吨,平均亩产2.75吨,高产可达4吨多。扇贝养殖的亩盈利可达4 000元以上。扇贝底播也已进行。
5.滩涂贝类养殖。滩涂贝类的增养殖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划滩护养;增殖苗种、改造养殖场地、进行管理和粗养;全人工精养、以及虾池混养等几种方式。品种主要有杂色蛤、牡蛎、泥蚶、蛏等,精养牡蛎亩产鲜品可达十几吨,滩涂贝类的粗养亩产也可达三、五吨。苗种主要是人工采苗。1990年全省各品种滩涂贝类养殖面积12.68万亩,总产量6.86万吨。
6.海珍品养殖。海参的育苗和放流增殖,70年代就已进行,目前增殖面积已达2 000多亩。鲍鱼养殖近几年迅速崛起,年产苗种3 000多万粒,工厂化养殖面积达4万平方米,筏式养殖面积近百亩,鲍鱼成品产量每茬达百吨左右。魁蚶育苗量20多亿粒,底播6 000多亩。
此外,海水鱼养殖1990年养殖2 500多亩,产量700多吨,养殖形式有池塘单养、浅海网箱养殖和虾鱼混养。主要品种有梭鱼、罗非鱼、鳟、鲈鱼等。裙带菜筏式养殖,1990年养殖950亩,产量240多吨。还进行了石花菜、江蓠、毛蟹等品种的试验和养殖。

☚ (一)海水养殖业的演变情况   四、淡水捕捞业 ☛
000177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