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镇

(二)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镇

口岸镇南濒长江黄金水道,北倚苏中平原,是水陆交通要冲。宁通高等级公路擦境而过,江平、泰高两条省级交通干道纵横过境;镇区拥有长江岸线9公里,水深岸稳,江面开阔,设有苏北首家保税仓库; 有国家对外开放一类港口——泰州港,是苏中、苏北地区出江入海的水上交通枢纽。现有码头泊位17座及过驳平台1艘;有过江汽渡把口岸与江南地区联为一体。由泰兴市划入泰州市高港区后,口岸镇成为地级泰州市的 “南大门”,高港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口岸旧名柴墟,北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为泰兴县治所在地。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改隶泰州,明朝,因水陆交通发达,逐渐成为长江北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因而改称口岸。口岸在民国初期县以下实行“市乡制”时称口岸市,后改为镇。50年代初仍为镇,“人民公社化”时期改为口岸公社,80年代初江苏省开始进行农村体制改革,口岸撤社为镇。1991年3月被评为 “江苏百家名镇”。1995年,被江苏省评为 “苏中农村综合实力百强镇”,“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口岸镇也是江苏省和国家建设部的 “村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首批 “新型示范小城镇”。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85家,职工9 182人,其中产值过千万元达20家,有机械、造船、电子、化工、铸造、建材、丝绸、服装、皮革、橡胶、塑料、印刷、PS版材、工艺美术、包装等20多个行业,90多种类别,600多种规格产品。1995年,镇村工业产值88 854万元,销售收入35 694万元;口岸上壤肥沃,气候湿润,盛产水稻、三麦、油菜、水产、白果等农副产品。1995年粮食总产1 502. 2万公斤,全年农业产值4 053万元,多种经营产值2 06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 000万元。口岸镇1995年社会总产值113 726万元,财政收入1 4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 913元。
口岸镇镇域面积34.3平方公里,镇区建城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镇区近期规划区为5. 5平方公里,远期为8平方公里; 镇域总人口54 535人,镇区人口22 478人,占41.2%。近期规划人口为3万人,远期为5万人。各类建设用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镇北为工业区,镇南为文卫区、居住区,老镇区为行政办公和商业金融区,镇西为港口仓储区。口岸镇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改造旧城区的力度。几年来,用于小城镇建设的直接投资已达5 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有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邮电装机容量9 000门,建成电话村19个;新建了体育场;扩建了水厂三期工程,日供水能力达5万吨;新建了11万伏变电站,已投入营运;镇区的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0%以上;全镇的下水道总长度达17 472米;铺设了镇区全部巷道14 493平方米; 新安装路灯210盏; 新建、改扩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座;添置各类环卫车辆6部,新增垃圾桶200只,规划建设了垃圾堆放场;新驳内城河直立墙550米;全镇绿地面积13. 94公顷,人均绿地面积6. 2平方米,覆盖率达27. 36%。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将逐步撤并分散的零星自然村,重点发展大型中心村和小康示范村。目前,已按中心村和基层村的要求规划了大小23个居民住宅区,其中100~150户的居民住宅区有3个,初步形成道路、供电、供水、通讯、有线电视、排水、化粪、绿化等配套的现代化住宅区。
口岸镇正向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现代化花园式的新型港口城市迈进。

☚ (一) 张家港市乘航镇   (三) 丰县大沙河镇 ☛
000307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