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
【名称出处】:《中国动物药》 【概况】: 异名 大头腥。 基源 为鳕科动物鳕鱼的全体。 原动物 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形态 体长,侧扁,尾部向后渐狭小。头大,吻长,鼻孔每侧两个,前鼻孔后缘具1小皮瓣。 口大,前位,上颌突出,下颌具1颏须。牙圆锥形。鳃孔宽大,鳃盖条6。体背小圆鳞。侧线略弯曲成一“S”形。 背鳍3个,臀鳍2个,分别与第二、第三背鳍相对。 胸鳍短镰刀状。腹鳍始于胸鳍基底前方,第二鳍条丝状延长。尾鳍后缘凹入。 背面及上侧面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腹面白色。各鳍灰色。(图见《中国动物药》.225页.图222) 生境与分布 为底层冷水性群聚鱼类。 以小鱼、软体动物为食。 分布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 。【生药】: 采集 捕后将全鱼焙干,研末备用。 【药性】: 功效 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 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糊状,涂于患处,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