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农电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农电管理

(四) 农电管理

1.管理机构。与农电的发展相适应,农电管理机构和体制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轨。1958年,在原天津专署农村电气化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县社工业局电力处,次年改称天津电业局农电处。1970年10月,农电处改称郊区供电所。1974年6月,正式成立天津市农村电力公司,负责市属5个县的供用电管理工作。1986年4月,天津供电机构改组,将郊区35千伏输变电资产划归农电公司管理,成立天津市电力工业局郊区供电公司,仍与农电公司一套机构。1994年8个趸售县局全部由市电力局代管,12个区县全部成立电管总站。1995年,农电处划归天津电力局供电部,亦称农电局。同时标志着现代管理的微机开始在农电管理中被开发和采用。1996年,4个郊区和5县农电职工队伍达到3200人。
2.管理工作。50年代初,重点在建章立制方面。采用苏联电业运行管理经验和制度,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了巡回检查制、对号入座制、模拟预演制。随后,又制定了运行规程、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规程。60年代,执行了部颁运行规程、检修规程、事故处理规程、专业技术规程等,仅运行管理制度当时就有11种。70年代,农电系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抓供电设备的定级工作,并列入管理制度,定期考核。80年代,根据电力部颁布的《电力系统电压及无功电力管理条例》要求,农电系统采取了地区无功电力就地平衡、分级补偿的原则,配合必要的调压手段,保证电压质量。农电系统主要采取制定电压合格率标准及设立供电电压监测点和对主变压器进行更新、加装有载调压装置等方法。在线损管理方面,1983年后建立健全了线损管理机构,出台了线损管理制度。仅在1984—1990年间,农电系统降低线损累计节电4112.22万千瓦时。
农电系统在抓安全工作方面成绩显著。1973年以前没有正式的安全监察机构,1978年农电公司成立了监察小组。1983年8月,农电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安全监察机构建立起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市农电系统重申 “安全第一”方针,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等活动,使安全状况逐年好转。1984—1987年,农电公司连续7次荣获市电力工业局 “百日安全竞赛”优胜红旗。1988年以后,加强了安全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安全承包合同,调动了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1984年,农电系统建立健全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现场安全工作规程等6项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事故率逐年递减。
在用电工作方面,农电系统主要抓好“三电”工作、电价与电费管理、业扩报装、用电监察和优质服务5项工作。用电工作水平在80年代后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需要。在科技工作方面,农电的科技工作是随着郊县科技进步,实现农村电气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58年,农村各级电工组织建立,初步形成了一支科技队伍,参与农村配电线路改造。1962年,农电科技工作进行了整顿,对农村电工组织了培训和考核,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农电科技工作开始走向正轨。1985年,对农电电网结构、变电站的标准化、线路损耗、负荷控制手段相继进行了技术改进,实验和推广了新型的 “箱式变电站”,六氟化硫和真空断路器正在逐步取代油开关,显示了农电科技工作正向高水平迈进。农电系统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微机,“开关测试仪” 的使用、节能保安设备的应用等等,使农电科技工作水平提高很快。1984年12月,天津电力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成立。进入90年代后,天津农电科技工作水平随着农电网络的发展又有了很大的提高。90年代初期,农电公司成立了技术咨询服务部,开展技术培训,90年代中期大力开展综合技术开发,为广大农村和社会服务,深受人们的欢迎。

☚ (三) 用电结构   二、农村道路建设 ☛
000107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