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结构] 连动式。 [释义] 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可是,兔子没有再来,他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料。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 也讽刺那些不肯努力只想侥幸有收获的人。 株:露出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出处]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石工《珊瑚岛》:“这种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你也许觉得太笨,担心它会挨饿吧!” ❷ 作主语。 《喻世明言》卷一八:“李民道:‘妄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 [附条] ❶ “待兔守株”。明·李开先《闲居集·四》。 ❷ “守株”。唐·罗隐《答宗仁衮》。 [同义] 刻舟求剑 胶柱鼓瑟 按图索骥 [反义] 因事制宜 不主故常 [辨误] 株,不是量词,不作“棵”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