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粮食经济作物失调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粮食经济作物失调阶段

(四)粮食经济作物失调阶段1966—1978年

这期间,正值10年动乱时期,种植业生产“以粮为纲”,经济作物被挤压,生产不讲效益,粮食虽增长较快,但经济作物得不到发展。
这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影响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把大寨作为突出政治的典型大推特推。这期间,采取的措施有:
1.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197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北方农业会议,农村经济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山东省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努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建设高产稳产田,加快农业机械化,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试验运动,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70年,全省有桓台、泰安、新汶、福山、蓬莱、黄县、掖县、栖霞、长岛、崂山、烟台、济宁、潍坊、博山等14个县(市、区)粮食亩产达到或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指标,1971年又有阳谷、日照、临朐、诸城、五莲、胶南、招远、乳山、牟平、文登、荣成、威海、临淄等13个县(市、区)粮食亩产上了《纲要》(250公斤/亩)。
2. 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1975年,山东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冬季组织了12万名省、地、县各级干部深入农村落实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并连续三年组织由山东省级机关、军区机关、驻济大专院校干部参加的“省委农业学大寨工作团”,每年2000人左右。这期间,山东省各市、地、县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大会战”,到1978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由1957年的1 352万亩增加到6 622万亩,除涝面积由556万亩增加到3 291万亩,农机总动力由70.4万千瓦增加到1 084.5万千瓦,为促进种植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发展缓慢。1978年,种植业产值113.52亿元,比1965年净增44.38亿元,增长64.19%,年平均递增率仅为3.8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速度较慢的阶段。粮食总产2 288万吨,比1965年增加956万吨,增长71.77%,年平均递增率为4.25%,其中小麦总产在1972年首次突破50亿公斤,达到55.7亿公斤。经济作物发展较慢,1978年经济作物面积只有2 138.1万亩,比1957年减少349.2万亩,棉花总产量仅15.41万吨,比1965年减少4.46万吨,降低22.45%,亩产16.5公斤,比1965年减少3公斤;花生总产量93.92万吨,比1965年增加22.47万吨,增长41.3%,但也低于1954年、1955年、1956年每年总产量100多万吨的水平。此阶段,全省人均占有粮食319.6公斤,棉花2.2公斤,油料13.4公斤,果品21.3公斤。果品的增长速度较快,总产量152.65万吨,比1965年增长近3.6倍。

☚ (三)调整上升阶段   (五)全面发展阶段 ☛
000176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9: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