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激发试验glaucoma excitation test系诊断早期青光眼的一种方法。方法是对不同类型疑似青光眼者用不同方法激发其眼压增高:疑为开角型者作饮水试验或眼球压迫试验;疑为闭角型者作暗室试验、散瞳试验、俯卧试验等。如果激发试验阳性,再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便可早期作出诊断、早期治疗。 青光眼激发试验glaucoma excitation test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方法之一。系用人为的办法激发其眼压升高,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对原发性青光眼应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激发试验,疑为闭角型者可作暗室试验、俯卧试验及散瞳试验,疑为开角型者可作饮水试验、眼球压迫试验等。通过激发试验,结合其他检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始可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青光眼激发试验 青光眼激发试验青光眼激发试验是一组特殊的试验,用以判断眼球对人为造成的眼压波动的调整功能,是诊断早期原发性青光眼重要手段之一。不同型的原发性青光眼造成眼压上升的机理是不相同的。开角型者主要是小梁网及其导流管中的阻力增大,故采用增加房水产生、造成眼压波动等方法来激发; 闭角型青光眼则主要是虹膜根部与小梁网紧贴,形成房水流出阻滞,故采用使房角闭塞的方法以激发之。因此在选择激发试验前,要详细询问病史,作眼部检查(眼底、眼压、视野、前房深度、前房角镜等),作出初步的分型诊断。 激发试验是一种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方法,但有时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临床医生切不可仅仅根据1~2项激发试验而轻易地肯定或否定诊断,必须结合其它检查结果,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开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 有眼球压迫试验、饮水试验、药物试验。 眼球压迫试验 在用一定的重量对眼球施加压力时可加速房水的排出而使眼压下降,但对流畅系数已降低的患眼,则降压作用不明显。试验前先作结膜囊表面麻碎,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一次眼压,称为压迫前眼压(P0),随即在外直肌附着处用Bailliart视网膜动脉压计加压至50g持续4分钟,立即再测眼压,称压迫后眼压(Pd)。休息45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眼压,然后用以下几种办法计算测量结果。 (1)压出率:压迫前后眼压差与原来眼内压的比值,称压出率。以公式表示,则: 压出率>30%为正常;25~30%为可疑;<25%为病理性。 (2)眼内容积改变 (△V): 压迫后所引起的眼内容积改变,在眼壁硬度接近正常的情况下,可按Friedenwald表查得。 △V> 9mm3为正常;7~8mm3为可疑;<6mm3为病理。 (3) 求代偿值(△V/P0): 这一方法适用于有些房水流畅系数尚属正常、而在房水产生较多时无法代偿的青光眼。 △V/P0>0.51为正常;0.31~0.50为可疑;<0.30者为病理范围。 饮水试验 通过饮入一定量的水使血液稀释,增加房水产量、降低C值等作用,可使眼压有所升高,开角型青光眼者眼压上升幅度更大。方法是饮水前先测量一次眼压,按每公斤体重20ml的量(一般为1000ml)一次饮水,以后每隔15分测一次眼压,如饮水后眼压≥30mmHg,或眼压差≥3mmHg者为阳性。 饮水试验合并眼压描记 饮水试验与眼压描记结合,更可提高诊断价值。方法是早晨空腹时先作眼压描记,待眼内压恢复到原先水平后,在5分钟内饮完1000ml温水,每隔15分钟测一次眼压,饮水后45分钟再作眼压描记。如饮水后C值<0.18,或饮水后压畅比>100则为阳性。 妥拉苏林(tolazoline)试验 tolazoline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可使房水产量增加而升高眼压。试验前先测量眼压,然后在被试眼的近上穹窿部球结膜下注射tola-zoline 10mg,注射后5、15、30、60及90分钟各测眼压一次。如果60分钟后眼压已有下降趋势,就不必继续再测,注射后眼压升高10mmHg以上者,视为病理范围。皮质类固醇试验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人,对皮质类固醇有特殊的敏感性,局部滴用0.1%地塞米松,每天四次,2~4周后眼压即可升高,眼压较滴药前上升≥6mmHg者为弱阳性;>15mmHg者为中等阳性;>30mmHg者为强阳性。这些病人的亲属对这一试验也有敏感性,故可运用它作遗传学研究和早期发现本病。 血浆皮质类固醇抑制试验 系一种改良的类固醇试验,正常人口服地塞米松后,可降低血浆中皮质类固醇浓度,而对滴用地塞米松呈强阳性反应的病例则无影响。方法是前一天测定血清皮质类固醇浓度,口服地塞米松0.75mg后8小时,再测定一次,看两次的差值。本法的优点是在24小时内即可有结果,而不需强调病人的长期合作。但血浆皮质类固醇的水平,在24小时内并不十分恒定,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时,也可因技术上的原因造成误差,故尚不能作为一种常规的方法而广泛应用。 闭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 有暗室试验、俯卧试验、散瞳试验。 暗室试验 在暗室中,瞳孔扩大,可使虹膜根部贴紧小梁而造成眼压升高。试验时先测一次眼压,让病人于暗室中停留一小时,但不能入睡,因为睡眠时瞳孔缩小,达不到激发的目的。然后在红光照明下迅速测量眼压,如眼压较入暗室前上升≥8mmHg或到达30mmHg者为阳性。如一小时后眼压无明显变化者,可继续停留一小时后再测眼压,以期获得更高的阳性率。若在试验过程中,病人感觉不适,应提前测量眼压。 俯卧试验 俯卧位时虹膜-晶体膈因重力作用而前移,可使狭窄的前房角发生闭锁而致眼压升高。试验前先测一次眼压,然后俯卧于诊察床上,双手臂放在枕头上,再将前额放置在手臂上,勿使眼球受到压迫,一小时后测量眼压,升高8mmHg或≥30mmHg者为阳性。若将暗室试验与俯卧试验合并进行,因两者的协同作用,可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散瞳试验 滴用散瞳剂后若眼压升高≥9mmHg者为阳性。此试验有引起急性发作的危险,只有当其它闭角型激发试验均为阴性,而不能确定诊断时,才能考虑,且不能应用强散瞳剂,只能用如1%后马托品、1%新福林或1%羟安非太明(hydroxyamphetamine)等弱散瞳剂,最好住院观察。若在门诊进行,至少要观察4~5小时,并用缩瞳剂将瞳孔缩小后才能让病员回家,两眼并应分别试验。 以上几项激发试验,如眼压升高到明显病理范围时,应立即给予缩瞳剂,必要时口服乙酰唑胺,直至瞳孔缩小眼压恢复正常。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 00012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