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遗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遗书yíshū

❶ 〈名〉后人刊印的前人遗留下来的作品,多用做书名:《船山遗书》。
❷ 〈名〉死前留下的书信:死者留下遗书一封。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其他 > 遺書
遺書  yíshū

亦稱“遺編”。前人遺世之著作。漢·孔安國《尚書序》:“《春秋左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漢書·藝文志》:“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唐·柳宗元《弔屈原文》:“記遺編而嘆喟兮,涣余涕之盈眶。”《舊唐書·章懷太子傳》:“往聖遺編,咸窺壺奥。”後人亦有以此名書者,如《船山遺書》、《章氏遺書》等。

嘱咐

嘱咐

属(属付) 交代 托咐 托付 关咨 关照 诫敕
敬称对方的嘱咐:尊命 台命 雅属
临终前的告诫、嘱咐:遗令 遗嘱 遗告遗付 遗祝 遗诫 遗语 遗命 遗笔 遗书
 遗言,遗嘱:诀音
委托嘱咐:诿属
暗暗嘱咐:密嘱
告诫嘱咐:戒属
反复嘱咐:叮(叮嘱;叮咛;千叮万嘱) 嘱 丁宁 丁咛 谆复 言之再三再三交待
反复周详地嘱咐:叮咛周至 丁宁周至
 反复叮嘱的样子:谆谆 谆沓
恳切嘱咐:敦嘱
 表示恳切嘱咐:切切 断断 万万 千万
 极恳切地嘱咐:至嘱
殷切嘱咐:多谢
(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做:嘱咐)

另见:告诉 托付 嘱托 做法

☚ 晓谕   通知 ☛

各种书信

各种书信

百封
私人的信:私信 私椷
佛家的信:法帖
往来的信:走函 走书 通笺 来鸿去燕往雁归鸿
不具名或不具真名的信:飞书 飞条 飞句 蜚条 黑信 匿名信
匿名上告信:饮章
系于雁足的书:雁足书
传说中赤雀所衔的丹书:雀书
驿使传递的信件:驿信
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遗牍
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遗墨 遗笔
死者临死时留下的信:遗书 遗占
自杀前写的遗书:绝命书
无法投递的信:死信
不封口或封口后剪去信封一角的信函:露口信
缄封的信:缄縢
封在蜡丸里的信:蜡书
秘密的信:密信 密记 密札 密函
亲笔写的书信:手书 手札 手函 手翰手柬 手简 手笔 手毕 亲札 亲笔信
亲笔写的书信、日记、笔记等:手记
飞速写成的信:飞札
急送的信件:飞札
须紧急传递的紧急公文、信件:鸡毛信
简短的信:小简 短简 短书 短封 短信 短笺 札字 便函 便条 寸简 寸札 寸楮 寸笺 寸函 片札 片鸿 一字书
词藻华丽的信:绮札

☚ 书信   来的信 ☛

留下1

留下1

留下书信:遗书
留做纪念(多用于临别馈赠):留念(临别~)
 题字留念:留题
留下忧虑:遗忧
留下情思:遗情
被人耻笑,留下笑柄:诒讥
从总数中按一定成数留下:留成
隐瞒留下:瞒落
请允许留下:请止
留下暂不作处理:扣留
留下,不拿出来:保留
留给子孙:诒厥
给后世留下典范:贻范古今
为后人留下谋求安乐的教导:贻燕之训
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垂裕后昆 垂裕百代
残缺地存留下来:残存 残留
没有再留下什么:无复孑遗
一丁点儿也不留下:涓滴不留
(把东西搁下或留住:留下)

另见:收留 摆放 克扣

☚ 留下1   扣留 ☛

著作

著作

著(著录;著撰) 青简 论撰
文字著作:篇章 篇条 篇记 篇语
对别人著作的敬称:高制
著作的开头:开篇
篇章的开头:发篇
著作的原本:原著
著作和编纂的成品:著述 余渖 汗简
作品著述:篇述
文章著述:辞翰
著述甚多:败笔成丘
笔记一类的著作:笔谈 笔录
解释经文的著作:传(经传;集~;补~)说记
疏解经籍的著作:议疏
阐发原书义蕴的著作:广义
采用表格式编篡的著述:表(年~)
历史著作:笔乘
专题著作:专著
带有研究性的著作:论著 论箸
遗漏补充的著作:补编 补遗 拾遗
前人的著作:陈编 前志
前人遗留下来的著作:遗著
前人的遗著、遗作:遗书
死者留下的著作:遗作
散佚的篇章:遗篇
(著作的成品:著作)

☚ 著作   诗文著作 ☛

各种书

各种书

各种书籍:湘帙缥囊 缥囊湘帙
古代书:古书 故书 故纸 古籍 韦编 陈编 陈牍 竹帛 裂帛 玉板 玉简
古代典籍:九经三史
古代典籍和学术流派:九经百家
残缺不全而破旧的古书:绝编蠹简
文章典籍:文籍 方册 方策
前代的书籍:流略
法典一类的书:法书
诸子之书:诸书
关于农业的书籍:农书 农志
按类别或系统编辑供参考的书:谱(年~;食~;菜~)
按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表(表册;年~;月~;历~)
用竹简写的书:竹书 简策
写在帛上的书:帛书
完整的书:成书
成本的书:编(简~;正~;续~;新~;萃~;上~)
装订成册的书:册(册子;书册;手~;画~;史~;分~;上~) 本(本本;文~;课~;读~) 帙 缣素 缣缃 缣蒲 缃牒
古代以竹简编成的书:简(简册;方~)
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策书
继原书之后所写的书:续编
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写的书:钞本 录本
抄录的副本:录本
备有副本的书:正本
散佚的书:遗书 遗占

☚ 书   藏书 ☛

遗书yí shū

❶前人的遗著。孔安国《尚书序》:“《三》、《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也。”
❷散佚的书籍。《汉书·艺文志》:“使谒者陈农求~~于天下。”
❸书面遗嘱。《棠阴比事原编·司空省书》:“其父病,因呼族人为~~,令悉以财属女。”

遗书

由法国18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所著。发表于1864年。全书共有三卷,贯穿着强烈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剥削、压迫的革命热情,以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的灿烂思想。该书是梅叶在其生命的最后年代写作的。由于他想把书留待死后公布,故名《遗书》。在梅叶死后的第二年,《遗书》的手抄本就开始在法国各地流传,伏尔泰、霍尔巴赫等人都曾编过《遗书》的摘要本。1790年,巴贝夫的亲密战友西利文·马列沙尔出版了《神甫梅叶的教义问答》,根据《遗书》说明梅叶的思想。1864年,《遗书》全书根据手抄本在荷兰出版。在《遗书》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彻底揭露批判了宗教的罪恶,认为上帝是人们捏造的,是一切罪恶、暴政的根源。宗教是奴役人们精神生活、为封建特权、等级制度进行无耻辩护的工具。主张消灭宗教。他从自然法出发,倡导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思想。认为社会不平等和私有制是违反自然法和人的自然本性的。他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罪恶,呼吁消灭暴政,消灭国王,消灭私有制,消灭不平等。在批判封建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同时,他描绘了一幅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兰图。在未来的社会里,实行公有制,一切财富供全体人民共有共享。实行普遍劳动制,铲除寄生现象。建立国家管理机构,选出最好的管理人员,制定良好的法律,法律的目的和根本任务在于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增进公共的福利。梅叶认为,实现这一美好社会制度的手段便是进行革命。人民自己有一切必要的手段和力量来解放自己,使暴君成为奴仆。他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互相鼓励,去完成建立未来社会的神圣任务。《遗书》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遗书

18世纪初法国早期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的主要著作。晚年所著,生前未得发表,他死后第二年即1730年原书手抄本问世,在法国各地流行。直到1864年, 《遗书》才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得以全部出版。他写此书的目的是要人们认识生活不幸的原因,号召人们扫清世界一切邪恶和不公道,让那些将来愿意读它的人能够把这部书作为真理的凭证。他在该书中对宗教的教义,宗教对社会的祸害以及宗教道德的虚伪和危害,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基督教鼓吹禁欲道德,谴责男女之间的自然关系,是违反人的自然本性的,是对人的天赋自然权利的最大剥夺。他还揭露基督教的“勿抗恶”的道德诫条不仅推翻了正义,而且帮助了恶人去压迫善人和弱者,纵容恶人不受惩罚地去作恶,对社会的幸福和公正是极端有害的。他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制度,认为封建制度造成令人痛苦的人类不平等现象,造成人间种种罪恶和道德堕落。私有制使人贪婪、凶狠地追求私利,造成一大批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寄生虫——僧侣,和残暴、阴险的贵族。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掠夺财富,纵情享乐,而辛勤劳动的贫苦人民却倍受屈辱,难以维生。因此要消灭罪恶和不道德,就必须实行公有制。他设想在未来公有制的理想社会中,人人平等,共同占有和享受财富、共同劳动,友爱相处,有良好的道德教育,社会风气良好,个人道德高尚。这是一种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遗书遺書yí shū

前人的遗著。《治温阐要·陆涧庠序》:“先生没于壬申岁,迄今二十五年,哲嗣韵泉茂才抢其遗书,乞一言弁其端。”

遗书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posthumous paper;writings of an author now dead


遗书

posthumous papers;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