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村商品经济有长足进展
1990年全州农民人均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为206. 39元,比1980年的34. 60元增长4. 96倍;农副产品商品率为38.7%,比1980年的20. 83%提高17. 87个百分点,商品量和商品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全州各地不仅涌现出一批收入高、商品化程度高的专业乡村和专业户,还发展了一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优新产品。如榕江县的西瓜,榕江、从江县的蜜柑、冰糖橙,从江县的沙田柚,镇远、台江县的大板栗,雷山县的银球茶,岑巩县的思州绿茶,黄平县的牛肉干,以及乡镇工业生产的立德粉、活性炭、氯化钡、农用地膜、涂料等产品。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主要有黄平、天柱、黎平三县的1.33万公顷商品粮生产基地;榕江、镇远、台江、凯里等县市的0. 2万公顷西瓜生产基地;从江、榕江两县及清水江、𣲘阳河等低热河谷地带的柑桔生产基地;天柱、三穗、岑巩等县一部分土壤富钾区的清香型烤烟生产基地;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全州30.47万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还有种草养畜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建成和发展,为本州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