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贸易差额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贸易差额论见“晚期重商主义”。 贸易差额论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中心学说。流行于16世纪到17世纪。主张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顺差,以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和法国的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1619—1683。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奉行晚期重商主义的国家实行了强制性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其基本原则是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输入,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的这种制度与商业资本的要求相适应,故在资本原始积累后期,促进了西欧主要国家货币资本的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 重金主义 柯尔培尔主义 ☛ 贸易差额论 贸易差额论亦称“贸易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是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分早晚两期: 早期为货币差额论,亦称“重金主义”,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等; 晚期为贸易差额论,即名副其实的“重商主义”,代表人物为英国的托马斯·曼等。后者反对前者禁止货币输出的主张,而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对外贸易,形成有利的差额使货币大量流入,以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追求顺差。它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开端,也是国际贸易实践最早的理论探讨。它提出的政策主张一直对当代西方国际贸易政策有着深刻的影响。 ☚ 产地证明书 贸易平衡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