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曾是我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提法,并在一段时间内作为一条指导原则加以实施。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改革要遵循“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就是要求在计划经济的主体框架内部分地引入市场调节,作为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市场调节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这一提法和原则与当时将计划与市场视为水火不相容的传统认识相比,已前进了一步。
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探索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将商品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同时给予计划的指导。由于马克思(Marx, Karl, 1818—1883)、恩格斯(Engels, Friedrich,1820—1895)等经典作家过去未曾设想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又考虑到我国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排斥市场调节这一历史背景,因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即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这一新提法,将市场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1989年后,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过热和经济秩序的混乱,开始治理整顿工作。这时直接计划调控的作用有所加强。在制定第八个五年计划时,又改用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这种提法和认识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些相似,一方面是对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原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另一方面也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原有计划经济基本框架的束缚。这一提法强调的是计划经济,但这时所指的计划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已有所不同。这时所说的计划经济已不限于指令性计划,而认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经济改革中要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