蝄蜽同“罔兩”、“魍魎”。古代傳説中的精怪名。《國語·魯語》:“木石之怪曰夔、蝄蜽。”張衡《西京賦》:“驚蝄蜽,憚蛟蛇。”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蝄蜽 蝄蜽 wǎngliǎng 亦作“罔閬”、“蛧蜽”。傳說中精怪名。居山川中。其說多見於先秦至魏晉時期。《國語·魯語下》:“丘(孔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韋昭注:“木石謂山也……蝄蜽,山精,好學人聲而迷惑人也。”《史記·孔子世家》:“木石之怪,夔、罔閬。”《說文·虫部》:“蛧,蛧蜽,山川之精物也。淮南王說:蛧蜽狀如三歲小兒,赤黑色,赤目,長耳,美髮。”段玉裁注:“蛧蜽,《周禮》作‘方良’,《左傳》作‘罔兩’,《孔子世家》作‘罔閬’,俗作‘魍魎’。”漢·張衡《南都賦》:“追水豹兮鞭蝄蜽,憚夔龍兮怖蛟螭。”參見本類“罔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