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秸秆微生物处理及单细胞蛋白饲料技术
农作物残体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木质素、醇类、醛、酮和有机酸等,这些成分大都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这些微生物含有较多蛋白质,尤其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并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可作为人畜的高蛋白食物,可以加到动物饲料中提高饲料效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相当快的,许多细菌平均每20—60分钟分裂一次,酵母为1.5—2.0小时分裂一次。而哺乳动物的细胞24小时才分裂一次。一头重500千克的牛,24小时内可增长500克蛋白质,而500千克酵母在相同时间内可产生5×104千克蛋白质,一天时间内酵母可将一立方米的营养物质转变成30千克蛋白质,相当于18公顷土地上,经三个月生长的豆类作物中所含的蛋白质。正因为微生物有上述两大特点,在饲料工业中兴z起了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生产,也就是蛋白质含量高的微生物的生产。
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液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纯品; 另一种是半固态发酵,最后把单细胞蛋白质和未发酵剩余的基质一起混合收获,这种工艺只能用于饲料生产。我国农村的发酵饲料生产就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各种粗饲料。主要微生物是真菌、酵母和细菌的一些类群。一是利用真菌将粗饲料中禽畜不易消化的成分转化为可给态的,其中最大量的是将纤维果胶等物质转化成各种糖类; 二是利用酵母和乳酸类细菌,将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及进一步合成营养价值高或适口性较好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及醇类物质等。糖化饲料的生产即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