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晋察冀军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晋察冀军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晋察(察哈尔省1952年并入河北、山西)冀边区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1937年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12月,部队整编为第1、第2、第3、第4支队,共辖12个大队(相当团),约1.5万人。1938年5月,冀中地区的人民自卫军、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归晋察冀军区指挥,吕正操任司令员,孟庆山任副司令员,辖第7、第8、第9、第10支队(分别兼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8月,王平任政治委员(后程子华继任)。1939年3月至年底,晋察冀军区部队进行整编,编为31个主力团和部分游击队,共约12.7万人。从晋察冀军区成立至1940年底,军区部队多次粉碎日、伪军对各根据地的围攻和“扫荡”。从1941年起, 日军加剧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抗日游击战争进入困难阶段。为适应残酷环境的斗争需要,军区于1942年进行精兵简政。部队划分为主力军与地方军。其中,主力军6.7万人,编为11个甲种团、21个乙种团;地方军2.8万人,编为13个地区队和县、区游击队等,另有民兵40余万人。1944年,军区部队开始进行局部反攻,主力军和地方军发展到9万余人,民兵发展到60万人。随即向华北地区日、伪军展开全面大反攻。全区部队先后解放了张家口、秦皇岛、山海关等70余座城镇,收复热河、察哈尔两省全部,河北省大部,辽宁、山西、绥远省各一部,取得大反攻的胜利。八年抗战中,晋察冀军区部队由3000人发展到约32万人,基干民兵90万人。共作战6.5万多次,歼灭日、伪军33万余人。军区部队伤亡8万余人,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晋察冀军区部队又进行数次整编,全力投入解放战争。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合并组成华北军区,晋察冀军区番号撤销。 晋察冀军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军区之一。1945年下半年组成,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 肖克任副司令员,辖冀晋军区、冀中军区、冀察军区、冀热辽军区。1947年,晋察冀中军区进行了调整,下辖察哈尔军区、冀中军区、冀晋军区,仍由聂荣臻、肖克等同志领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