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有助于淋巴瘤、结核性淋巴结炎、原发于淋巴系统各种疾病,转移性癌和各类白血病等的诊断,或提示某些疾病的检查方向。选择新肿大、坚实而有弹性的表浅淋巴结进行穿刺。抽出少量液体涂片,用Wright或Papanicolaou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和查找病理性细胞。其细胞学图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正常淋巴结象: 以成熟小淋巴细胞占绝大多数,少数为幼淋巴细胞、组织(网状)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和浆细胞。各种原始细胞及分裂型细胞极少。但有时可见到原淋巴细胞。
炎症淋巴结象: 急性淋巴结炎时,涂片上细胞明显增多,炎症初期可见成熟或幼淋巴细胞,少数组织(网状)细胞和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初期很少或不见,以后则明显增多,且常有中毒性变化,如空泡、中毒性颗粒、核致密、肿胀等。慢性淋巴结炎,则见到很多小淋巴细胞,间或可见幼淋巴细胞,也偶有以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者。此外尚可见极少数组织(网状)细胞、浆细胞、嗜酸和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很少。一般炎症时,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缺乏特异性,应作细菌学检查。结核性淋巴结炎时主要可见上皮样细胞及Langhan细胞,两者常同时存在。出现Langhan细胞对结核的诊断价值较大,但有时也可见于结节病。上皮样细胞常在结节病、何杰金病时见到。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象: 按组织学和细胞形态学可分为原免疫细胞肉瘤、原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何杰金病、组织细胞肉瘤。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象根据组织学分类可分为滤泡型和弥散型二大类。但按细胞形态学变化,通常可分为原淋巴细胞性和淋巴细胞性,前者幼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大小不一,畸形很显著,分裂相增多。后者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间有少量幼稚淋巴细胞及原淋巴细胞。何杰金病时,可见特征性Reed-Sternberg细胞。原免疫细胞肉瘤淋巴结中增生的细胞多为畸形的原免疫细胞,核及核仁异常很显著,大小不一,细胞内常见空泡,核分裂相多见。组织细胞肉瘤占恶性淋巴瘤中极少数,淋巴结中多为恶性组织细胞。
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象: 淋巴结穿刺检查可帮助了解癌肿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内正常细胞成分减少或几近消失,癌细胞常堆集,有的可具有原发癌的细胞形态,有的则难以分型。
白血病淋巴结象: 诊断白血病须根据骨髓象和血象变化。观察淋巴结象有时对确定白血病类型可有帮助。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见原粒细胞,数量一般<20%,过氧化物酶呈阳性。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原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常>50%,呈过氧化物酶阴性。分裂相较恶性淋巴瘤少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淋巴结象,与正常淋巴结象无法区别。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淋巴结中,仅见单核细胞浸润,而不见粒细胞浸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粒细胞较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丰富,但仍有较多淋巴细胞。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结象: 常侵及淋巴结,在受侵淋巴结的穿刺液涂片中,可见异常组织细胞。
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细胞学检查方法。为观察某些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后变化,可反复或多部位穿刺,故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涂片上细胞形态清晰,细胞变化较组织结构变化早,当切片检查对细胞性质有分歧意见时,穿刺液涂片检查可资参考。但穿刺检查不能观察组织结构变化,虽能确定癌转移,但不易分型。由于抽吸量少及部位不同,也影响阳性检出率。故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代替切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