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彭楚藩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彭楚藩1884—1911湖北武昌(今鄂城)人 彭楚藩1884—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谭藩、家栋,字青云,湖北武昌人,原籍鄂城。少读经史,尝以诗文抒发意气,读日本史,慕明治维新,思效法。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湖北新军炮兵营当兵,在营中喜谈革命,言辞悲切慷慨,士兵为之动容者甚众。次年参加日知会。宣统二年(1910年)考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宪兵营正目,加入共进会、文学社,成为该营革命党代表,尝刺探官厅机密,秘告革命组织。1911年9月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后,任军事筹备员,负责侦察武汉清军布置和防守情况。10月9日下午,因汉口起义机关被破坏,和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共商下达即时起义命令。当晚十时,正期待指挥起义,清军警破门入,彭被捕。受审时自认革命不讳,说:“我非革命党,谁为革命党?”并大斥清廷腐败。10日凌晨,被杀于督署东辕门。其衣冠冢建于鄂城西山灵泉寺后,烈士故乡建有“楚藩故里”石碑,烈士当年在武昌就义处立有纪念碑。 彭楚藩
彭楚藩
彭楚藩1884—1911辛亥革命烈士。原名家栋,字青云,湖北武昌(今鄂城)人。曾应募鄂军炮队当新兵。宣统二年(1910年)考入宪兵营,旋升正目。先后加入共进会和文学社,并任两组织的宪兵营革命代表。次年,共进会和文学社酝酿联合,担任通讯联络,以促联合,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不久,因武昌机关遭破坏而被捕。大义凛然,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 10日)就义。 彭楚藩1884~1911辛亥革命烈士。原名家栋,字青云,湖北武昌(今鄂城)人。宣统二年(1910年)考入宪兵营,旋升正目。先后加入共进会和文学社,并任两组织的宪兵营革命代表。次年,共进会和文学社酝酿联合,担任通讯联络。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不久,因武昌机关遭破坏而被捕,宣统三年八月就义。 彭楚藩1884—1911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家栋,字青云。湖北武昌人。初投身新军。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入宪兵营,后参加共进会和文学社,任宪兵营革命代表。次年共进会、文学社联合,准备武装起义, 9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为军事筹备委员。10月9日起义计划暴露,被捕就义。 彭楚藩1884—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家栋,字青云。湖北武昌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入湖北新军,结识刘静庵等革命党人。次年加入日知会,被推为评议员。不久, 日知会遭破坏,遂易名楚藩,考入宪兵营,毕业后充任宪兵,渐次递升正目,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先后参加文学社与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八月(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他被推为军事筹备委员,负责侦察武汉各军兵力部置及防务情况,准备武装起义。八月十八日(10月9日)得悉设在汉口的革命机关遭敌人破坏,起义计划暴露,他与蒋翊武等在武昌总部决定当夜举事。后因炮兵未接到通知,起义未发动,当夜武昌总部亦遭破坏,不幸被捕,于十九日(10日)凌晨牺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