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链réncáiliàn〈名〉 指父子、师生、师徒等连续成为杰出人才的社会现象。 人才链réncáiliàn〈名〉指父子、师生、师徒等连续成为杰出人才的社会现象。 ◇ 先后步入中国科学界最高学术殿堂,黎氏三兄弟这一“人才链”更加引人瞩目。(人民日报.1996.7.12) ◇ 在我国军事医学研究队伍中,这样的“人才链”何止一条、两条?每一位“两院”院士都是一位培养人才的大师。(人民日报.1999.5.20) 人才链réncáiliàn〈名〉指父子、师生、师徒等连续成为杰出人才的社会现象。 人才链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而前后相承的现象。有血缘人才链与师徒人才链之分。前者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才相继现象,如我国北宋时期,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后者指有师承关系的人才相继现象,如德国的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师生五代先后获诺贝尔奖。 人才链 人才链chain of talented persons指家族间、师徒间、师生间人才辈出的社会现象。亦称“人才成团现象”,如建安七子、扬州八怪、哥本哈根学派等。人才成团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家族型,即同一类型才能在有血缘关系的几代人身上连续表现出来。如我国南北朝时期祖朔之,祖冲之13代都是数学家。(2)师徒型,即名师出高徒。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教授汤姆生和卢瑟福,一共培养了17位属于各种国籍的获奖人。(3)学派型,指人才成团现象在一个科学学派或文学、艺术流派中的表现。如生物学中的摩根学派,京剧艺术中的梅派剧团等。(4)传统型,指某一国家、地区、单位在学术、艺术、技能等方面的优良传统,促使人才成团成长。如英国历史上有5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毕业于牛津、剑桥大学。我国1959年宣布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有56人是清华大学早期毕业生。人才成团现象启示人们,应当重视家庭教育,造就名师,形成好的学派,重视传统的积极影响。 ☚ 人才创造最佳年龄区 人才能力记录 ☛ 00005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