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参败毒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参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又名败毒散。柴胡、甘草、桔梗、人参、川芎、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前胡、羌活、独活各三十两。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寒多热服,热多寒服,不拘时。功能益气解表,散风寒湿。治伤寒时气,头项强痛,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现常用于气虚外感,脉浮而虚者。方中羌、独活散风寒湿邪,配以川芎行血祛风,加强宣痹止痛之效,以除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柴胡、前胡、薄荷宣解表邪; 枳壳、桔梗宽胸利气; 茯苓、生姜、甘草和中健脾以化痰; 人参扶正祛邪,以鼓邪从汗而解,合为扶正解表剂。《症因脉治》有本方,多葛根、苍术。《医便》亦有本方,但多陈皮。

人参败毒散 《和剂局方》卷二

【组方药物】 柴胡(去苗) 甘草(炙) 桔梗 人参 芎 茯苓(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前胡(去苗,洗) 羌活(去苗) 独活各90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研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主要功效】 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适应病证】 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
【方义分析】 此为辛温解表,发散风湿之名方。方中羌活、独活善祛一身风湿之邪,解表止痛;柴胡、薄荷、川芎疏散风邪,助羌、独解表疏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祛痰;人参益气扶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在表散药中配用人参一味扶正祛邪,可鼓邪从汗而解。正如吴崑所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毒,故曰败毒”。综合全方,有益解表、散风祛湿之功,对正气不足,感冒风寒湿邪,或疮疡、痢疾初起,见有上述症状者,皆可加减应用。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败毒散”(《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等分组成。上药研细,每服6克,入生姜、薄荷煎服。亦可参照原量,酌情增减,作汤剂水煎服。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之功。主治感冒风寒湿邪,恶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咳嗽痰多,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数,重取无力者。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小量人参,补其元气。后世推广用于年老、产后、大病之后尚未复元,以及素体虚弱而感风寒湿邪,往往多效。

☚ 麻杏甘石汤   加减葳蕤汤 ☛

人参败毒散rénshēnbàidúsǎn

即败毒散。详该条。

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又名为败毒散。方由人参(去芦)、柴胡(去苗)、甘草()、桔梗、芎䓖、茯苓(去皮)、枳壳(去穰,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三十两组成。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功能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正气不足,憎寒壮热,头痛项强,身体烦疼,无汗,胸膈痞满,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苔白腻,脉浮软者。本方所治证属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治宜益气解表,疏风化湿。方用羌活、独活为君药,祛风胜湿,解表止痛; 柴胡、薄荷、川芎疏风散邪,共为臣药,配合君药以解表疏风;佐以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人参扶正健脾; 使以甘草调中和药。诸药同用,益气扶正,袪风化湿。故吴崑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气,故曰败毒”。临床上用治正气不足,感冒风寒湿邪者,也用于疮疡、痢疾等病证初起,见上述症状者。现亦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症因如上所述者。若外感风热,及气阴亏虚者不宜用。
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功能疏风解表,败毒消肿。主治一切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者。

☚ 参苏饮   竹叶汤 ☛
000037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