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江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单位围绕“一手抓绿色屏障,一手抓绿色产业”,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名特优新,建设商品基地,突破加工增值,林业生产逐步打破单一植树造林的框框,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和系统内一、二、三产业结构,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大林业产业发展之路。从80年代开始,江苏林业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林业生产向丰产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转变,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集中资金,建设了一批速生丰产林基地。随着果品市场的放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林果种植规模由零星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了以苹果、梨为主的淮北水果生产基地,以常绿果树柑桔、枇杷、杨梅和水蜜桃、青梅为主的太湖名特优果品基地,还有宜溧、宁镇丘陵山区的茶叶生产基地,沂沭河、通扬高砂土、宜溧山区的干果基地,以及竹区笋用林基地。大规模的基地建设,提高了林桑茶果综合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并逐步形成了拳头产品和行业优势,为推进林产品加工流通提供了物质保障,活跃了农村市场,并成为丘陵山区和淮北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