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新中国成立前,广西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仅有6所,即省立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省立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苍梧、上林、合浦3所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和灵山县的私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0年广西恢复和增建的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有南宁、柳州、钦州、百色、玉林、桂林、梧州等7所。60年代初期,原南宁农校改为广西农校后,又在天等县另建南宁农校,还创建河池民族农校和广西水产学校,1960年创办了广西农业机械化学校。全自治区的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亦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学和畜牧兽医2个专业,发展到农学、畜牧兽医、植保、土肥、园艺、水产、农机、气象、农业经济等9个专业。
60年代后期起,由于广西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农机中等专业学校有较大发展。到1975年末,全自治区8个地区,86个县、市,全部建立了地、市、县农机校。至1984年末,全自治区94所地、市、县农村农机校固定资产建设(含校舍)总投资已达1 900多万元。校舍总面积15万多平方米。基础驾驶教练场地、农田作业实习用地共41公顷。有拖拉机、汽车、摩托车、内燃机、修理、检测、调试设备等主要教练机具、设备1 846台(件),解剖拖拉机97台,拆装用拖拉机87台,投影仪94台,各种模型、示教板、演示台、解剖部件等教具2 543台 (件)。1994年农机校的规模(即一期容纳学员量)达1万人,国家正式教职工1 368人,在校生1 106人,农机中专毕(结)业生共5 309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等专业学校受到严重破坏,曾一度停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恢复办学,广西农业中等学校有了新的发展。1994年全自治区共有自治区直属农林类(含气象)中等专业学校12所,即:广西农业学校、广西农业机械化学校、广西水产学校、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广西林业学校、广西气象学校、广西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其中,广西农业学校、广西农业机械化学校被定为全自治区9所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
新中国成立45年来,广西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曲折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