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月骨脱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月骨脱位 月骨脱位多发生在跌倒,手掌扑地,腕关节背伸时,月骨被桡骨下端和头状骨挤向掌侧所致。 【症状及诊断】 伤后腕部剧烈疼痛,腕部掌侧隆起、肿胀,腕关节呈屈曲位,失去功能,握拳时第三掌骨头塌陷,叩击该掌骨头有明显的传导痛,因月骨的前面有正中神经通过,有时合并正中神经压迫症状,腕关节正位X线片上显示月骨由四方形变成三角形,侧位X线片上显示新月形的关节面与头状骨分离转向掌侧。 【整复方法】 伤员仰卧位,在臂丛麻醉下,一助手握前臂上段,另一助手握手部,术者扪清脱位月骨,用两手握其腕部,以两拇指重迭抵住月骨凹面的远侧部,四指托扶腕部背侧,屈肘90度,前臂旋后位。位置摆好后,在术者统一指挥下,远侧助手在牵引下逐渐将腕关节背伸,使掌侧关节间隙增宽,同时,术者两手拇指用力向背、向上推月骨凹面的远端,迫使月骨复位(图13~16),如复位成功,可得明显的滑动感或响声。复位后,将腕掌屈曲30度位,如上述手法不能成功时,可在无菌操作下,用2.5毫米的钢针,在X线透视下,经掌侧刺入,顶住月骨凹面的下1/3部,在助手对抗牵引下,利用钢针将月骨向背上方推顶,即可复位。 图13~16 月骨脱位复位手法 【固定方法】 一、器材:腕背侧夹板1块(上达桡骨头下3厘米,下达掌骨头平面,宽5~7厘米,经过腕部向掌侧有30度弧度)、薄棉垫、绷带。 二、方法:腕背侧置薄棉垫及夹板,绷带缠绕。将腕关节固定于30度掌屈曲位。 三、固定时间:两周后解除夹板。 【注意事项】 一、复位后即日起练习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及肘关节功能,两周后开始练习腕关节伸屈功能,避免被动强力的手法推拿。 二、月骨脱位超过三周,如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可切开复位。 【附】 月骨脱位切开复位术 患者取仰卧位,在气性止血带下手术,以脱位的月骨为中心,在腕掌侧作纵形“S”形切口,长4~5厘米。切开腕横韧带后,将掌长肌、正中神经、桡侧屈腕肌牵向桡侧,屈指肌腱牵向尺侧,充分显露脱位的月骨和桡骨下关节面、头状骨、舟状骨内缘及三角骨的外缘(图13~17)。注意勿损伤桡月前韧带,以免产生缺血坏死。助手将腕背伸,加大原月骨周围间隙,用手部骨膜剥离器,伸入头状骨和脱位月骨远端之间,用杠杆作用使月骨复位。术后石膏托固定腕关节掌屈30度位两周。 图13~17 月骨脱位切开复位术 1.皮肤切口 2.显露月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