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食物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而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进行得很快。它几乎不能在胃内被吸收,或吸收得极少;真正吸收氨基酸的部位是小肠,尤其是小肠上部。氨基酸的吸收机制与单糖相似,也是靠载体主动转运。小肠吸收中性氨基酸比吸收酸性或硷性氨基酸的能力强,并且左旋的比右旋的氨基酸转运的速度快。在小肠上有三种转运氨基酸的载体:一种是转运中性氨基酸的载体,它对中性氨基酸(如蛋氨酸和亮氨酸)有很强的亲和力;另一种是转运硷性氨基酸(如精氨酸);第三种是转运酸性氨基酸(如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等)。转运氨基酸也需要钠的主动吸收,当钠的主动运转被阻断时,氨基酸的转运也不能进行。氨基酸被吸收以后几乎全部进入血液。当小肠吸收氨基酸之后,门静脉血液中的氨基酸含量马上增加。研究证明,多数人是可以吸收极微量的尚未被消化的全蛋白质的。未被消化的天然蛋白质进入血液后对肾脏具有毒性;蛋白质的不完全分解产物(如蛋白胨)进入血液后,也可引起中毒现象。因此,正常机体虽然可以吸收天然蛋白质及其不完全分解产物,但这种吸收量不能太多,否则不仅不能起到营养作用,而且还易引起中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