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导法
一种教师帮助学生或治疗者帮助病人的方法。 由美国研究个性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其主导思想为以被帮助者为活动的中心。主张创设一种充满理解、信任、友好和真诚的情绪气氛,他认为这种气氛能够让每个人沿著健康的自然趋向发展,使学生或病人成为他自己发展的主导者。他指出教师或治疗者在此过程中应承担起创设合适情境的任务。 以上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此方法不可能遵循某种固定的模式,它只是要求帮助者充分了解被帮助者的情感、需要模式,设法创造出最佳的条件,使他们成为“自我主导”,自觉自愿地改变态度或观点,找到个人的问题所在,以便进一步发展。 此法常见于在病人进行团体治疗或让学生就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