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霜红
【概况】: 异名 细叶冬青、小叶冬青、细毛冬青(《江西草药》),猫秋子草、疮草(《福建中草药》),毛仔树(《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落霜红的叶。 原植物 落霜红Ilex serrata Thunb. 形态 落叶灌木,高1~3m,枝条灰色,被细毛,幼枝纤细、被黄褐色细毛。单叶互生,纸质,椭圆形、披针状椭圆形,长3~6cm,宽1.2~2.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细锯齿,齿端有短尖,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被细毛,下面尤密,叶脉羽状,中脉在上面凹,在下面明显隆起,侧脉每边4~6条,网脉在下面明显,叶柄长3~7mm,被毛。花小,紫色,4数,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呈假伞形状,著生当年生枝的叶腋,花序梗和花梗均被毛;子房上位,直径约3.5mm,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4~5mm,成熟时鲜红色,宿存柱头盘状,分核4枚,三棱状椭圆形,长3~4mm,较平滑。 花期4~5月,果期8~10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图196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山谷或溪边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日本也有。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叶,多鲜用。 【化学】: 附 果实中含天竺葵素-3-木糖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23 【药性】: 性味 ❶ 《江西草药》:“苦,寒。” ❷ 《福建中草药》:“甘、苦,凉。”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❶ 《福建中草药》:“治疮疡溃烂。” ❷ 《江西草药》:“治汤火伤,走马牙疳,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烧烫伤,创伤出血,疮疖溃疡,肺痈:落霜红鲜根皮或叶15~30g。水煎服。并用落霜红鲜品捣烂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