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太阳能利用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专门研究,安徽始于50年代。全省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利用太阳能技术,主要是在70年代以后。农村太阳能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有太阳灶、太阳热水器、太阳能光电池、太阳房等。
1.太阳灶。1977年,固镇县、太和县先后研制成功水泥偏轴聚光太阳灶、通用太阳灶、TH80-25型太阳灶、聚光式太阳灶和半自动跟踪太阳灶等。1986年,农业部在北京举办太阳能产品评比会,固镇县农村能源办公室送评的“液压式跟踪太阳灶”获一等奖。截止1994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太阳灶257台。
2.太阳热水器。1978年8月,合肥市饮食服务公司青年理发厅在楼顶上建3米×7米管式太阳热水器两个,采光面积为42平方米,每日可提供50~60℃热水5吨。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区干部休养所安装了7台家用太阳热水器。同年,中国科技大学13系研制成功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在该校学生澡堂。90年代以后,太阳能热水器以其安全、卫生、方便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太阳能热水器由低档(闷晒式)发展到中、高档(平板式、真空管式等),推广势头强劲。截止1994年底,太阳热水器推广58 800平方米。
3.太阳热光电池。1981年,青阳县电信局应用太阳能光电成功,解决了县以下支局开通载波通信及其正在推广的环路载波机供电电源。太阳能电源可一次投资长期使用,比油机费用便宜一半左右。
4.太阳房。1976年8月,阜阳三十埠机械厂建成太阳能木料炕房,节约用煤,节省人工、时间,炕出的木料内外干燥均匀。1983年,中国科技大学为肥西县木材公司设计建造一座新式太阳能木材烘干房,节能效果更为明显。1985年,桐城县酱品厂等单位也建成太阳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