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办农业机械化阶段1966—1978年
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殊阶段。一方面,农机事业在“文革”中一度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级管理机构被撤消,下放调走农机人员,农机管理、科研、培训、维修、供应体系支离破碎,农机生产和机具管理混乱,损坏严重;另一方面,“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轰轰烈烈开展,全国上下在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奋斗。1971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机械化会议提出“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自己道路”,广东逐步恢复省、地、县的农机体系。同时,针对农机工业布点重复、工艺落后、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1974年在全省开展了“农机歼灭战”,组织技术力量,集中投资和装备,重点生产主要产品。这个阶段生产出一批质量较好的农机产品,如南方系列水田犁、水田耙、水稻联合收割机、170柴油机等。到1978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54. 12万千瓦,其中拖拉机140.24万千瓦。全省农机生产企业有231家。但由于不顾现实条件,坚持“用革命化领导机械化”,一哄而起,大搞群众运动,助长了普遍建农机厂和粗制滥造的错误。广东农机化事业虽然得到空前的发展,但脱离实际,目标未达到,效益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