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大包干财政体制下的农业投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大包干财政体制下的农业投入

(三)大包干财政体制下的农业投入

1980年,中央对广东实行“大包干”的财政体制。广东省政府再逐级包干到乡镇。各级政府在完成上级财政核定的财政包干任务后,有权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支配本级财力,包括对农业的投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9. 46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177. 35亿元。同时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下,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根据财政决算反映,1980—1991年的12年,广东省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共76.07亿元,比中央财政统收统支的前30年的26.04亿元还多50.03亿元,增长1.92倍;年均投入6.34亿元,比前30年平均每年8 680万元增加5. 47亿元,增长6. 3倍。其中1991年广东省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达到12. 92亿元。此外,1980—1991年,中央财政共拨给广东省农业支出3.11亿元,主要是特大防汛费和抗旱经费以及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等。
广东省地方财政在改革开放中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与各级党、政部门重视农业是分不开的。1989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夺取农业丰收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有关农业事业费和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不得少于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2%—15%,或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不少于5%。财政增加对农业投入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东省人大会议通过议案,由各级政府安排财政支农支出。如1985年以来,广东省人大会议陆续通过了治理韩江、北江上游水土流失议案,解决农村人畜食水困难议案,发展广东牧草生产等一系列关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的决议案。为顺利实施这些项目,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资金1.3亿元以上。由于这些项目是以人大会议议案形式确定下来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各级政府根据这些决议案及时安排资金,保证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
二是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定,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如198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每年由省财政安排山区造林种果资金2 000万元,至1991年已安排1. 2亿元;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石灰岩地区造林绿化和改燃节柴;每年增加安排1 000万元用于森林综合管护和开发利用。
三是银信部门发放贷款,各级财政给予贴息。80年代,广东省接受国家扶持发放贷款项目较多,如扶持贫困地区综合开发,林业综合经营项目贷款和用于扶持山区进行农业品种改良、名优产品开发等贷款,各级财政分别按省有关规定给予贴息。
四是各级财政配套安排支农资金。根据财政部分配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的规定,地方财政相应配套安排了技术培训费和贫困海岛建设资金。从1986年起,中央财政分配广东省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指标4 234万元,并规定中央财政补助40%,地方财政安排60%。广东省各级财政都严格按比例足额配套了各项资金。

☚ (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下的农业投入   (四)财政预算外收入对农业的投入 ☛
000118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