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集校】: 《文选》尤本: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 《文选》五臣本:用君之心,行君之意,策诚不能知事。” 《文选》六臣本:同尤本。校语:五臣本无“此”。 洪兴祖: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 ”校语:一云:知此事。 朱熹:同洪本。 校语:“知”下一有“此”字。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尤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戴震、汪梧凤: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校语:知事,一作知此事。 刘师培:《御览》七百二十六亦引作“知此事”。 闻一多:当从一本增“此”字。 詹尹但言龟策不能知屈原所问之事,非谓凡事皆不能知也。《御览》七二六引有“此”字,《文选》亦有,朱燮元本、大小雅堂本并同。 姜亮夫:“知”下六臣本《文选》有“此”字,引五臣本无之,洪、朱同引一本亦有“此”字。寅按《章句》:“不能决君之志”,则有“此”爲是。《御览》七二六引有“此”。 。【集释】: 王逸:所念虑也。 遂本操也。不能决君之志也。 陈第:妙在“用君之心”二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者也。 周拱辰:屈原怀忠抱亮,障蔽于谗,一腔愤激,无所告语。 俗浇不可问,问之天;天高不可问,问之鬼。即令五帝以折中,戒六神使向服之意,借以鸣其不平也,非卜也。 若云卜,原之自审定矣。吾宁悃悃款款以下八段,乃对神问之词,非对郑詹尹言之也。即苏髯一肚皮不合时宜,一番舒泄尔,詹尹曰“龟策诚不能知此事”,亦非詹尹自歉以爲不知也。 言世态至此,即聪明正直如神,亦不能爲汝谋,正两相嗟歎伤心语。若作实语读之,何异説梦? 陆时雍:屈原所问,其意似谓天有定论,人有定情,而福善祸淫,赏忠丑佞,世多不必然者。至詹尹之对,一付之茫不可凭,此所爲愤懑不平之词也。 王夫之:所从既决,自必逢凶。神不导人以凶,而尤不诏人以不义。君子自行其志,亢龙虽有悔,而不失其正。鬼神不能与,而况于人乎? 屈复:此篇四段,一段求卜之故,二段应心烦意乱,三段应竭知尽忠二句。 四段质诸鬼神而无疑也。知字起,知字应,知字结,章法井然。 蒋骥:宜去者不幸而吉,宜从者不免于凶。鬼神不韶人以凶,而尤不导人以不义,则亦安能与其事哉!《集注》以篇中所指妇人爲郑袖,陆昭仲谓其嫌于斥,非也。 “怨灵修之浩蕩兮,终不察夫民心。”君且无嫌,而况于郑袖乎?哫訾喔咿诸语,皆深肖上官靳尚之情态,而著其愤嫉之思也。则此篇所谓放者,其爲汉北奚疑。问卜之辞曰诛锄草茅以力耕,曰正言不讳以危身,盖居蔽须时,与爲彭咸之志尚相参也。 然则《卜居》之作,殆与《思美人》相近欤? 胡文英:用君之心,竭智尽忠也;行君之意,求不蔽障于谗也。言龟策能知寻常之祸福耳。君以挽回造化之事问之龟策,岂能与知其故哉! 陈本礼:三军之师可夺,匹夫之志不可夺。龟策虽灵,岂能移介石之廉贞耶!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妙极。 其中有数有理,浑含无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