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脑室造瘘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脑室造瘘术

脑室造瘘术

脑室造瘘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阻塞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是将脑室与脑池最接近处(如终板、第三脑室底、胼胝体等处)打通造成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的一个捷径,以克服脑室系统中的梗阻。最常用者为第三脑室造瘘术。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自中脑导水管至第四脑室出口处的阻塞。第三脑室造瘘术为Dandy (1922)首先应用,即在第三脑室终板处开孔(又称终板造瘘术),使脑脊液循环改道,直接流入视交叉上池。但在作此手术时必须切开该处蛛网膜,术后易引起局部粘连而失效。Stookey(1936)及Scarff(1951)先后提出改进方法,在穿破终板后,同时在第三脑室底部再造一瘘孔,使脑脊液经此孔流向脚间池,因该池蛛网膜未被切开,术后不致粘连,疗效较持久。手术方法:第三脑室造瘘术有经额及经颞两种入路。以经额入路较为简便。全麻或局麻、仰卧、作右额或冠状皮肤切口,右额骨瓣形成,切开硬脑膜,翻起额叶(如颅内压高可先作脑室前角穿刺,放液降压,但放液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显露终板),先找到视神经及视交叉,将额叶进一步抬起即可见到第三脑室终板。因有脑内积水使终板呈半透明青灰色薄膜状,并向前鼓出。在终板上电凝一小孔,用器械扩大至直径0.5cm,此时有大量脑脊液流出。再用前端有45度弯角细剥离子(或用探针)伸入瘘孔,沿终板向下后方缓缓探入直至触及鞍背。稍退出剥离子向后越过鞍背,在第三脑室底部中线处戳一孔,并轻轻向四周扩大,脑脊液即可由该孔流入脚间池中(见图)按常规分层缝合伤口。


Stookey及Scarff第三脑室造瘘术改良法


a. 剥离子的形态 b. 剥离子经交叉池和终板插入第三脑室,其尖端触及鞍背c.剥离子尖端向上移动,触及鞍背顶点 d.剥离子经鞍背顶点上方穿破第三脑室底部,进入脚间池


第三脑室造瘘解除脑积水的有效率约为50%左右。因有些阻塞性脑积水病例的蛛网膜下腔由于长期缺乏脑脊液被闭塞,或有颅底蛛网膜粘连。脑积水病例的第三脑室底部神经组织多发生萎缩,术后除少数有高热外,大多无下丘脑症状。亦有切开大脑皮质 (右侧额中回,顶枕区皮质) 作脑室造瘘者,由于手术对脑功能损害较大,局部无扩大脑池等原因疗效较差。
☚ 脑室引流装置   脉络丛切除术 ☛
000110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