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脑室和气脑造影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脑室和气脑造影术 脑室和气脑造影术是用X线对比剂(气体或造影剂)注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使之在颅X线片中显示出来,用以诊断颅内各种疾病的一种神经放射学检查方法。气脑造影是1918年Dandy首先创用,把空气直接注入脑室,使之在头颅X线片上显影。1919年Dandy又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入空气,结果使脑沟、脑池和脑室系统同时充盈,故又称作气脑造影。最初气脑造影需要把脑脊液放完,不仅危险性大,且因大量气影相互重叠,成象也不满意,所以不久便改为用空气(或氧)部分置换脑脊液的方法。50年代以后,小剂量定向气脑造影技术发展成熟,注气总量一般只要20~25ml,大大提高了气脑造影的安全性。但是少量定向气脑造影技术比较复杂,当脑室系统扩大时诊断尤为困难,所以它的应用范围有一定限度。用空气或氧气充盈脑室和脑池形成的阴性X线对比较弱,特别是第三和第四脑室等中线结构显影往往不够满意,因此又有阳性X线对比剂造影的使用。早期曾用二氧化钍混悬液,虽能产生满意的图象,但因刺激性太强而被淘汰。碘油(Li-piodol) 最大的缺点是粘稠度太高,容易在脑脊液环境中形成油珠,影响对图象的识别。碘苯酯(pantopaque,myodil)问世以后,使得阳性对比剂脑造影有了新的发展,它特别适合作中央脑室系统的选择性造影,但碘苯酯在体内吸收缓慢,有时在晚期发生蛛网膜炎。理想的脑室造影对比剂应具备下列条件: 图1 正常脑室造影 1. 体部 2. 额角 3. 透明膈 4. 第三脑室 5. 体部6. 三角部 7. 第三脑室后部 8. 枕角 9. 颞角 10.导水管 11. 第四脑室 图2 大脑半球肿瘤脑室造影 a. 正位表现 b. 侧位表现 异常脑室(池)造影显示如颅内肿瘤压迫邻近脑室(池)使向远离病变的方向移位,或使之变形、造成充盈缺损。由于局部脑室受压狭窄,影响脑脊液循环,故病变部位以上的脑室扩张,称为继发性脑积水。 ❶大脑半球肿瘤(图2a、b),透明隔和第三脑室等向病变对侧移位,健侧侧脑室可略扩大,病侧侧脑室不同部位受压。可区别额叶底部、额极、额顶、顶叶、枕叶及颞叶等不同部位的占位性病变。 ❷透明隔和第三脑室附近肿瘤(图3、4),两侧侧脑室对称扩大,除丘脑肿瘤外,其他可无中线结构左右移位。鞍区肿瘤早期不影响脑室系统,只有作脑池造影才能发现肿瘤。松果体区肿瘤除在第三脑室后部造成充盈缺损以外,还可在大脑大静脉池内发现肿物阴影。 ❸小脑幕下肿瘤(图5)主要影响第四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小脑蚓部肿瘤使第四脑室向前移位,脑干肿瘤则相反使第四脑室向后移位。小脑半球肿瘤除使第四脑室向前移位外,还向病变对侧移位。小脑桥脑角肿瘤可使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向后并向对侧移位。第四脑室内肿瘤可见室内充盈缺损,使两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导水管增粗,继发性脑积水现象严重。 图3 透明膈和侧脑室肿瘤脑室造影表现 1. 透明膈肿瘤 图4 第三脑室及其附近肿瘤脑室造影表现 1. 蝶鞍部肿瘤 2. 松果体区肿瘤 3. 丘脑肿瘤(侧位) 4.丘脑肿瘤(正位) 图5 小脑幕下肿瘤脑室造影鉴别诊断 1. 脑干和小脑桥脑角肿瘤,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向后移位2.小脑蚓部和半球肿瘤,四脑室向上移位,导小管曲折3.四脑室肿瘤,四脑室扩大及肿瘤充盈缺损(侧位),4. 同上(正位) 5. 小脑半球和小脑桥脑角肿瘤,第四脑室和导水管向对侧移位 ☚ 脑血管造影术 脑肿瘤非手术治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