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独龙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独龙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旧时汉族称其“俅人”、“俅子”、“曲人”,傈僳族称“俅帕”,藏族则称“洛”、“曲洛”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自称“独龙”,定名为独龙族。人口5816(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 史载始于元朝,称其为“撬”。唐宋时属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清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清初改土归流后归维西纳西族康普土千总、叶枝土千总管辖,后又受察瓦隆藏族土千总、菖莆桶喇嘛寺管辖。民国时期设行政公署,后改为设治局。 解放前,以刀耕火种农业为主,很大程度上依赖原始的木、竹和石制工具,4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铁制工具。由于农业生产的产量不能保障,采集和渔猎仍是独龙族的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 其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父系家族公社解体阶段。耕地大部分未固定,土地有家族公有、几户伙有和个体私有3种占有关系。产品交换形式仍保存原始的以物易物形式。传统婚姻制度为氏族外婚。 男子只固定与舅方家族联姻,有较固定的婚姻集团。基本为一夫一妻制,但妻姐妹婚仍较普遍。 女子有文面习俗,近几十年来已逐渐消失。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信鬼。使用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