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铁路建设大发展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铁路建设大发展时期 (三)铁路建设大发展时期1979—1992年1979年以来,广西铁路建设以打通西南煤、磷外运通道为主,加强线路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重点是对运输繁忙的湘桂铁路柳州至黎塘路段于“六五”期间修建复线126.6公里,1984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后,运输能力比1978年提高2.4倍。黎湛线重点扩建玉林区段站和中间站于1984年陆续交付使用,输送能力比1978年提高23%。1981年动工改造柳州南站编组站,并于1986年进行扩建,1987年底完成,形成了三级三场的规模,到发线由11股增至26股,调车线由17股增到32股,小能力的驼峰改建成为机械化驼峰,使日编解能力由3 800辆扩大到7 000辆;新建或改建了南宁、柳州、桂林、黎塘、玉林等站站场站房,增加股道、货场、仓库以及县级以上车站,延长站台450—500米,重点增设天桥、地道、雨棚和给水枪等,使旅客输送能力扩大16.3%。同时,广泛推广采用机车“三大件”、电子计算技术红外线探测轴温无缝线路、无线列调、电气集中等新技术和新成果。在旧线改造中于1981年动工兴建、1982年建成柳黎双线来宾附近的红水河上竖琴式斜拉桥,是国内第一座,世界第四座新型结构铁路桥梁,荣获1982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 (二)加快地方铁路建设时期 三、水上运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