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学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学士 中国古代官名。 唐代有弘文馆(后改为昭文馆)、集贤殿学士,为文学著作之官。宋代沿之,对学士中资望特高的,加大字。 明太祖废丞相,仿宋制设大学士,充当皇帝顾问。 永乐后入阁参预机务的,多由学士升至大学士。至明中叶,遂即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官品虽低,实握宰相之权。一般称辅臣或阁老。 清代虽提高了大学士品级,职任反不重要。雍正中设立军机处,此后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大臣所替代。惟军机大臣及内外各官之资望特重者,仍授大学士作为荣典。大学士都以殿阁名入衔,本身无实际职务,如非外兼总督,或内兼管部务,即等于虚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