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林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林业 (三)林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森林保存面积为6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8.7%。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森林面积和覆盖率下降。至1975年,林地面积仅34.25万公顷, 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47.2%,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6.84%。近年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1990年末林地面积达86.88万公顷,比1975年增加53.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1.48% ,比1975年提高14个百分点,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平。1990年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油桐籽1 457吨,核桃824吨,棕片981吨,生漆32吨,五倍子82吨,乌柏籽62吨。林业产值5 83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7%,比1949年增加4 239万元,增长2.65倍。 ☚ (二)种植业 (四)畜牧业 ☛ (三)林业 (三)林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48.2万公顷,其中飞播(含人工点播)造林保存8万公顷。1978年以来,连续10年大育苗大造林,尤其是1984年到1986年,3年平均年造林6.67万公顷以上。经地、省、部层层检查核实,近几年造林面积,核实率达90%以上,造林成活合格率达85%以上。现有森林面积中,国有林占12.12%,集体林占47%,个人承包林占40.8%。1990年,林业总产值30 437万元,人均30.80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净增26元。从发展速度看,“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文革”10年年均增长0.1%,“七五”时期年均增长4.5%。 ☚ (二)种植业 (四)畜牧业 ☛ (三)林业 (三)林业甘孜州由于地势大幅度抬升,山高谷深,诸峰林立,山脉和主要河流又南北纵列,西北部的高山屏障作用和东南干热季风作用,森林群落结构受水热、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及地理位置和海拔影响,树种组成差异很大。该州原始森林多,在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53.7%,防护林占31.5%,薪炭林占9.7%,经济林占0.1%。森林资源虽较丰富,但水平分布不均,垂直分布差异大,森林覆盖率并不高。成过熟林多,中幼林偏少,需适量采伐。但过去集中过伐严重,易开采的地方森林资源已频临枯竭,而深山峡谷地区又无法开采,森工企业面临转产。天然林多,人工林少,生长周期长,更新缓慢,营林任务重。森林生产量低,企业经营管理粗放,木材综合利用差,资源浪费大。 ☚ (二)草原畜牧业 (四)乡镇企业 ☛ (三)林业 (三)林业1990年, 垦区共有124个林业生产队(专业林场), 年末森林实有面积77.63万公顷,其中造林面积35.57万公顷。在造林面积中, 用材林15.98万公顷; 经济林0.067公顷; 防护林13.8万公顷 (其中农田防护林13.2万公顷), 薪炭林0.57万公顷, 其他林地1.1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近1000立方米。到1995年全垦区营造人工林1.47万公顷, 完成计划的110.5%。至此, 北大荒人工林面积累计已达42万公顷, 活立木12.6亿株, 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7.8%提高到14.2%。垦区蓄积的1 000万立方米活立木, 价值27亿元, 并且每年以近2亿元的速度增值。全垦区通过46年, 特别是近10多年的大力植树造林, 已建成了集防护、用材于一体的, 比较完善、高效的生态林业体系。在200万公顷耕地上建成农田防护林12万公顷, 形成5.4万条林带, 构成了3.3万个网络, 已有90%以上的耕地处于林网保护之中。垦区造林面积见表3-3-6。 ☚ (二)渔业 (四)工业 ☛ (三)林业 (三)林业已建立杉木育种示范点10多个, 累计推广杉木良种30万公顷, 推广阔叶林更新技术16.7万公顷。 ☚ (二)“菜篮子工程” 四、实施农技培训 ☛ (三)林业 (三)林业1983—1989年,有美国万寿公司、古拉克国际有限公司、杜邦公司、惠好公司、陶氏化学公司、林产品协会主席、俄勒冈州代表团,日本商贸部、林业技术协会,澳大利亚政府代表团、国际研究中心,德国西柯公司,加拿大西门斯公司,瑞典外交部技术委员会,新加坡、泰国商贸部,挪威泰诺公司,加蓬水利森林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科教文组织等来闽考察,传授化学除草技术、交流木材防腐、防虫、防火技术。洽谈在福建建立合作经营黑荆、桉树,建立人造板厂、刨花板厂、胶合板厂、家具厂、锯链厂、造纸厂、胶料车间,松香、松节油加工,化学药剂在防火造林应用和建立武夷山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日中林业技术发展合作中心等合作项目。 ☚ (二)水产业 (四)水电 ☛ (三)林业 (三)林业1986年,西德点特后公司在福州召开木材拼接技术交流会,有来自西德、香港及福建代表25名专家与会。 ☚ (二)水产业 (四)水利、水电 ☛ (三)林业 (三)林业由于制定和执行了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联户造林的新局面,大大加快了林业发展的速度。80年代,全州累计造林面积14. 7万公顷,相当于前30年的造林面积。成活率和保存率也比过去大大提高。主要林特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1990年,油桐籽产量1 611万公斤,比1980年1 120万公斤增长了43.8%;油菜籽51万公斤,比1980年41. 5万公斤增加了23%;生漆1. 8万公斤,比1980年2 450公斤增加了6. 3倍。核桃、板栗等干果有很大发展。10年绿化黔西南的目标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 (二)畜牧业 (四)商品率 ☛ (三)林业 (三)林业玉树州的森林属于我国寒温性针叶林带的组成部分,有木本植物120种,共组成了5个乔木林类型和6个灌木林类型。乔木林主要分布于州境东部和东南部,地处通天河、澜沧江干流扎曲及其支流改曲、吉曲、巴曲和草曲两岸的高山峡谷地带,海拔3 350~4 500米,集中分布于江西、白扎、东仲、吉曲、娘拉、吉尼赛、觉拉等7个较大林区中。此外,还有较大面积的疏林地和散生木林地,主要分布在玉树县的巴塘、小苏莽、下拉秀;囊谦县的香达、羊晓、尕羊、东坝;曲麻莱县的东风、巴干;杂多县的昂赛、结扎、扎青;称多县的歇武;治多县的立新等处。其中青杨林为人工林,集中分布于东三县。灌木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4 000米以上的山地阴坡和河谷地段,多呈密集状。 ☚ (二)种植业 (四)扶贫开发 ☛ (三)林业 (三)林业全州林业用地面积53.2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6%,其中有林地2.085万公顷,占3.92%,人均占有0.16公顷;疏林地9 074.7公顷,占 1.70%;灌木林地50.041万公顷, 占93.99%。主要树种有云杉、圆柏、桦树、高山柳、高山绣线菊、银露梅、金露梅等。全州活立木蓄积量579.22万立方米,占全省蓄积量的19.42%,居全省首位。其中:有林地蓄积量51 895 301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89.52%;疏林地蓄积量585 589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0.11%;散生木蓄积量20 650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0.36%;四旁植树蓄积量680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0.01%。人均占有蓄积量45.47立方米。全州森林覆盖率为6.82%,居全省第3位。班玛、玛沁两县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2.80%和10.83%。全州森林生长率按全省平均0.52%计算,活立木年生长量为3.01万立方米;有林地年生长量为2.69万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为1.293立方米。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班玛县属长江水系的玛柯河、多柯河流域和玛沁县境内的黄河谷地。甘德、达日、久治、玛多只有23.72万公顷的小灌木分布。1995班玛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林业部正式列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范围,树有永久性的“长防”工程标志。1998年全州林业产值(1990年不变价) 36.18万元,是1997年的6.07倍。其中:玛沁县26.75万元,班玛县9.43万元。果洛解放以来,由于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预防有效,未曾发生过大的森林火灾。 ☚ (二)种植业 (四)扶贫开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