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林业科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林业科研

(三)林业科研

林业科研工作50年来经历了兴起、中断、恢复和振兴发展的历程,现已形成门类较齐全、分支学科基本配套的科学技术体系,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1.林业科研机构设置。1959年3月成立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是云南省惟一的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1960—1964年,根据全省自然地理特点和研究工作的需要,先后建立了普文热带林试验林场、漾濞核桃试验研究站、丽江玉龙山高山针叶林研究站、金平分水岭试验研究站、广南油茶试验研究站、彝良油桐试验研究站、南盘江伐区水文定位观测站、昆明大马山试验林场、竹子研究站等9个不同专业的研究场站,开展研究试验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业科研事业进入恢复和振兴的新阶段。红河、文山、楚雄、大理、保山、思茅、临沧、丽江、德宏、怒江等地州市先后恢复或成立地区性林科所。1985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在省林科所的基础上组建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并对场、站进行了相应调整,成为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综合性的独立研究单位。至1999年,全省16个地州市中已有12个建立了林科所,有26个县市建立了林业技术推广站,全省有林业科技人员6 650人,占林业职工总数的28.9%。
2.林业科研活动。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后,按照1956年国家制定的《科技十二年规划》提出的林业科技发展目标是解决扩大森林、森林合理经营、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科技问题的要求,林科所和各试验研究场(站)开展了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摸清森林资源家底,用材林、经济林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培育,造林主要树种的育苗、栽培技术研究,森林工业采伐与更新方式研究,木材生产采、集、装机械的研制与应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等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活动基本中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云南林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和可能,围绕林木良种繁育、丰产林栽培技术、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工业、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生态与环境等学科领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并组织了科技协作攻关。
3.林业科研主要成果与效益。1959—1995年取得林业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235项,分别获国家、部、省、地厅级科技进步奖156项,占成果数的66.4%。其中,营林造林154项,获奖100项;森林病虫害防治44项,获奖33项;林产工业37项,获奖23项。这批成果是建构优质、高产、高效林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林业生产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如主要造林树种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杉木、桉树等应用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成果,提高遗传品质;用材林和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为全省速生丰产林,短周期工业用林,优质、稳产、高产经济林基地建设增加了科技含量;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营造云南松、杉木、桉树速生丰产林6.4万公顷,林木年平均蓄积生长量每公顷达12~15立方米以上,超过国家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技术指标;实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期25个县干果基地建设,营造核桃、板栗、青梅丰产林11 415公顷,经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达95.8%,核桃、板栗嫁接成活率分别为64%和85%;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研究与应用,以叶枯病、杉木黄化病和松毛虫、小囊虫、地下害虫为主,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年均受害面积由16万公顷下降到7.2万公顷,防治率达55%,挽回了森林资源损失等林业科研推广工作,效益均十分显著。80年代先后编著出版了《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云南森林昆虫》、《云南经济木材志》等著作,为云南林业科技做出了重要贡献。

☚ (二)经济作物科研   (四)畜牧业科研 ☛

(三)林业科研

(三)林业科研

林业科研获奖成果116项。
(1)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南方丘陵栽杉的研究》、《江西省薯芋植物调查及利用》、《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研究》、《土栖白蚁分飞与防治研究》、《木竹过坝机试验》。
(2)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杉木种源变异及种源区划分》(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2项:《林木种子》、《马尾松种源变异及种源区划的研究》 (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5项: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杉原条材积表》、《赣东北怀玉山系森林土壤调查研究》、《杉木产区区划、宜林地选择及立地评价》、《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生产能力研究》(并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4)获林业部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二等奖3项:《华东地区速生丰产林情报调研》、《江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防护林调查研究》 (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13项:《油茶系统选择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杉松人工混交林的调查研究》、《鄱阳湖鸟类资源考察》(并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杉松混交育种的调查研究》、《香菇杂交林的调查研究》、《杉木种籽最佳贮藏条件研究》、《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珍禽越冬生态考究报告》、《江西省德兴县银山林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总体设计》、《毛竹天然混交林调查研究》、《江西省林业科技发展方向和技术政策研究》、《长红继木的发现及其繁殖技术研究》、《乌桕品种及其化学组成研究》、《鄱阳湖区荒山荒地现状和开发利用研究》。
(5)获江西省科学大会奖11项:《杉木种籽常温贮藏技术》、《杉木种籽重量检验法》、《红壤丘陵地区杉木造林密度研究》、《毛竹伐根造林研究》、《淡绿色金龟子生活习性与防治研究初报》、《杉木黄化病研究》、《杉梢小卷蛾研究》、《杉梢小卷蛾卵块发现和世代观察研究》、《毛竹幼竹摇梢防雪压研究》、《栗链蚧生活史及防治研究》、《黑荆树引种驯化效果研究》。
(6)获江西省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二等奖3项:《杉木数量化立地指数预测表的编制和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研究》、《厚叶红山茶的发现和研究》;三等奖12项: 《油茶三角枫优良品种(类型)调查研究》、《褐腐木粉毒饵防治林木白蚁研究》、《赣东北壳头科树种调查研究》、《油茶良种选育宜春白皮中子》、《湿地松高产脂力单株和类型选择及松脂成分的研究》、《刺楸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吉安樟筒天牛的生物学研究》、《马尾松锯材脱脂干燥研究》、《毛竹林出、退笋调查研究》、《江西省主要树种木材的燃烧值及与薪炭材的关系》、《板栗贮藏保鲜的研究》、《沉水樟研究》。
(7)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61项,其中二等奖12项:《江西省森林病虫普查》、《江西省马尾松产区区划、立地分类与评价及经营数表编制研究》、《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江西森林的研究》《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及建立基因库研究》、《江西古树》、《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炼山造林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湿地松系列数表研究》、《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推广应用研究》、《新技术ABT生根粉在林农业上的应用推广》;三等奖49项:《黑荆树矮林作业试验》、《南方型杨树无性系引种栽培试验》、《白僵菌孢子粉生产工艺改革研究》、《紫胶虫自然越冬保种技术研究》、《油茶高含油率类型石市红皮的选择研究》、《大面积提高低产油茶林产量技术措施研究》、《江西省飞机播种造林技术推广》、《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竹蝗》、《山茶的快速繁殖技术》、《江西省油桐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杉木优树子代测定研究》、《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应用研究》、《江西森林叶蜂研究》、《国外松芽苗移栽技术研究》、《多元分析在林业中的应用》、《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考察研究》、《江西黎川县岩泉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崩岗防治和治理的研究》、《油茶林生态经济模式及其效益的研究》、《赣州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黄脊竹蝗种群生命表及防治指标研究》、《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长岭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定位观测研究》、《江西永丰植物图鉴》、《ABT生根粉系列产品推广及其在农业林业的开发应用》、《优良竹荪菌种的筛选及栽培》、《毛竹林丰产培育及开发》、《林木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推广》、《薪炭林速生丰产结构和营造技术的研究》、《纸浆用材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茶毒蛾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竹类种质资源研究》、《江西省湿地松栽培技术研究》、《杉木高产家系的综合选择与利用》、《湿地松母树林收获因子分析及其数学模型研究》、《抚州地区森林植物疫情调查》、《江西省油茶高产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技术应用研究》、《樟树优良经济类型选择的研究》、《永新县用材林基地立地质量评价及二元立木材积动态模型的研究》、《乌桕八个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松类植物花粉个体发育中胼胝质的研究》、《杉树、湿地松种子园、母树林最佳配方施肥试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江西省南城县总体设计》、《国外松枯梢病研究》、《兰花组织培养的研究》、《油茶低改技术组装应用及其推广》、《PRA7松树生根剂的研配和应用效果研究》。

☚ (二)养殖业科研   (四)气象科研 ☛
000320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