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主要是由经济模型之外的货币当局决定的。现代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是外生变量。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发行货币,规定存款——储备比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首要前提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弗里德曼整个名义货币理论的首要前提。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体制。从而是与真实经济活动相分离的,而真实货币需求又主要决定于由真实因素产生的真实持久性收入,并且是稳定的,那么,货币供给与真实货币需求就是各自独立决定的。即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并不影响真实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这样,名义货币需求就可以随时适应于货币供给的变化作充分调整,政府也就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而对经济活动实行有效调节。可以说,没有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也就没有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也就不复存在。需要注意,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量是有严格限制的只是指M2即公众手中的通货(纸币)量和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而不涉及其他流动性资产,强调货币与信用的区别,强调银行体系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这就加强了他所提出的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局限性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有其局限性。在实际中,除了高能货币H可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外,存款——储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银行与公众的意愿。其意愿又主要取决于真实经济活动的涨落。如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银行倾向于扩大贷款、投资,公众倾向于持有较少的通货而扩大其手中盈利性资产的数额。此时,存款——储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趋于上升;反之,在经济收缩阶段,两项比率将趋于下降。 弗里德曼承认真实经济活动对货币供给也会产生内在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远不如货币当局对于货币供给的外在控制和调节。 ☚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货币乘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