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芭茅地銅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芭茅地銅鼓 芭茅地銅鼓 bāmáodìtónggǔ 遵義型早期銅鼓。雲南麻栗坡芭茅地出土。通高三一厘米,面徑五九厘米,胸徑與面徑同,足徑五二厘米。鼓身分胸、腰、足三段,鼓面微出沿,胸部雖鼓突但較緩,腰部略成反弧形,足已殘斷。鼓面十五暈:一暈太陽紋十二紋,芒間紋飾模糊,二、四、十、十五暈櫛紋,三、六、八、十一、十四暈光素,五暈複綫交叉紋,七暈變形羽人,九暈變形翔鷺,十二、十三暈同心圓紋。邊沿鑄有四雙青蛙的蛙爪痕。胸部六暈:一、六暈櫛紋,二、五暈光素,三、四暈同心圓紋。腰上段由櫛紋、同心圓紋組成的紋帶分成格,格間無紋飾。腰下段紋飾與胸部同。鼓身有兩道合範綫,並有若干支釘脱落而形成的凶。爲五代或北宋時鑄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